资讯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更多

高速公路橡胶沥青路面再生, “公路医生”再显身手

英达 2020-05-27 14:32:50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废旧轮胎再利用变得愈发急迫。把废旧轮胎加工成胶粉,用于生产沥青路面材料,已成为公路人的共识和行动。橡胶沥青具有韧性好、粘度大、粘结性强、回弹性好的特点,通常作为应力吸收层,大量应用到水泥混凝土与沥青面层之间,以减缓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作用。

高速公路橡胶沥青路面再生, “公路医生”再显身手

图1 橡胶沥青技术指标

同时由于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好、抗老化性能好、耐久性好、温度敏感性低,降噪,色泽好,路用性能较为突出,在工程上,橡胶沥青路面通常作为高等级公路的上面层或磨耗层使用。

高速公路橡胶沥青路面再生, “公路医生”再显身手

图2 橡胶沥青路面

我国早期采用橡胶沥青混合料铺筑的路面,陆续进入了养护高峰期。在路面材料高价值循环利用已成趋势的当下,橡胶沥青路面的现场再生也从理论成功走向了工程实践。公路医生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在橡胶沥青路面再生工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橡胶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成因

由于橡胶沥青混合料自身粘度大,对施工温度要求高,施工工艺各环节的控制和管理要求比较严格,加之很多采用断级配设计,而施工中又不使用胶轮碾压(避免挤出沥青胶),导致早期路面压实度不足,后期使用过程中雨水连带灰尘进入空隙,形成泥浆,影响路面使用寿命和后期养护。

施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在胶结材料相对集中的地方,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油斑,影响路面的抗滑性能。同时,橡胶沥青在不断老化,路面会容易出现裂缝、麻面、局部松散等常见病害,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从发展运行情况来看,在使用数年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主要有裂缝,局部麻面,油斑,松散,施工过程中发现路面材料中泥浆较多,这个主要是在材料级配设计过程中有些断级配材料,而且施工过程中没有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导致的早期压实不足。进而给路面的寿命周期带来一定的影响。出现病害后,不仅仅是在外观有影响,同时对行车舒适性以及安全性方面也产生了影响。


橡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原理及关键技术


材 料

从材料角度分析橡胶沥青路面再生的关键点。

1、橡胶沥青混合料粘度大,确保混合料施工和易性是关键。
通过室内的大量试验,优选再生剂类型,在恢复胶结材料性能的同时降低其粘度,进而保证混合料的各项性能。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温拌型再生剂。

2、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温度要求150℃以上,避免混合料温度离析是关键。
橡胶沥青路面在就地热再生施工中常出现油斑,油斑是橡胶沥青结合料局部聚集产生的现象,施工中必须在充分加热的基础上,工艺全过程中避免混合料级配和温度离析,尤其要将加热软化后的油斑分散开,保证再生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进而保证再生工程质量。公路医生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能够从材料、设备、工艺、施工着手,全面分析解决此问题,优势尤为突出。

工 艺

以长益高速工程为例,从工艺角度分析橡胶沥青路面再生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长益高速橡胶沥青路面
就地热再生工程

图3 长益高速橡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现场

工艺流程


图4 橡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及设备组合


1、加热

采用英达独有的间歇式热辐射加热技术,在保证橡胶沥青路面加热深度的同时,避免表层沥青过热。加热间歇时,加热设备释放出来的强大热能,能够很好地向路面下部渗透,待路表温度降低,再重启加热,如此反复,确保了橡胶沥青最佳的加热效果,而且加热效率很高。

此外,加热耙松后的再生橡胶沥青混合料,采用高压脉冲多维加热技术,对松散转态下的热料进行再加热,以提高底部混合料的温度,脉冲加热方式对下部材料进行加热,保证整个再生层混合料温度的均匀性。

2、再生

外加剂的添加采用盘式全断面洒布技术,根据混合料密度、施工速度、宽度、再生厚度、沥青含量自动化控制喷洒量,以保证喷洒均匀性,尽可能的减少与设计的偏差,确保外加剂添加的准确性。
同时在添加环节避免外加剂直接与新添加沥青混合料接触,严格控制外加剂对老化部分材料的有效用量,起到真正的再生效果。因为一旦外加剂直接接触新添加沥青混合料,对新添加混合料的沥青膜就会产生一定的稀释作用,减小沥青膜的厚度,对混合料性能不利。

耙松后,采用螺旋结构的集料装置进行集料,保证骨料不被打碎,保证级配可控的同时也更好的保护了骨料上的沥青膜。更进一步的保证再生混合料的寿命。

3、拌和


宜采用二级拌和工艺,确保再生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首先对外剂添加后的再生料进行一级加热拌和,并采用高压脉冲多维加热方式进行加热,进一步的提升再生混合料温度,然后按照设计比例自动控制添加新料,现场采用双轴拌和器进行二级提升拌和,保证混合料不出现粗细料集中和离析现象,消除施工过程中出现油斑和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早期麻面病害隐患。

从长益高速施工现场看,施工过程中再生混合料温度达到160℃以上,甚至达到170℃,说明施工温度非常理想。

4、摊铺碾压

摊铺机采用福格勒1800-3自动伸缩式摊铺机,找平装置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根据试验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前面采用两台双驱双振钢轮压路机,各3遍,待温度降到110度时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3-4遍,终压收光。全过程严格执行,不得漏压,保证压实度。


图5 再生后路面取芯

图6 再生效果实景图

橡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原理和工程实践表明,橡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是完全可行的。在再生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1、宜采用热辐射热辐射加热技术,保证路面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深度;

2、采用使用温拌再生剂,再生的同时降低橡胶沥青粘度,保证橡胶沥青路面再生效果和施工的和易性;

3、外加剂添加必须均匀,旧橡胶沥青混合料收集过程不打碎骨料,确保混合料性能不降低;

4、再生橡胶沥青混合料采用二级拌和工艺,这是“公路医生”独有的技术,保证混合料的整体均匀性和耐久性;

5、合适温度(110℃左右)时用胶轮压路机碾压,避免油斑的同时,保证路面压实度。
 

标签: 英达
微信扫一扫,小程序中看资讯
本篇稿件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自第三方网站转载,行业企业、终端用户投稿。若对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予回应并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84673349)。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英达设备推荐

相关资讯

【低碳公路养护技术可持续发展论坛】公路医生精彩亮相,引起现场轰动!

【低碳公路养护技术可持续发展论坛】公路医生精彩亮相,引起现场轰动!

3月19日至20日,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本次大会以绿色智能 美好交通为主题,打造1个主论坛、6个主题论。

2024-03-22 标签: 英达
公路医生助阵“中国公路养护与管理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公路医生助阵“中国公路养护与管理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3月19日,由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主办的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在重庆隆重召开。

2024-03-20 标签: 英达
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省交通运输厅等相关领导考察英达科技集团辖下南京工厂

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省交通运输厅等相关领导考察英达科技集团辖下南京工厂

​近日,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江苏省原副省长史和平,学会副理事长、公路分会会长游庆仲,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丁峰,交通厅原。

2024-03-18 标签: 英达
英达施伟斌专栏 | 最重要的一个字——“她”

英达施伟斌专栏 | 最重要的一个字——“她”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方式将不再是体力为胜,更多地表现在策划、推广、沟通、联络、互动、服务、协调……而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

2024-03-08 标签: 英达
活动预告 | “公路医生”助阵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活动预告 | “公路医生”助阵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由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主办的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将2024年3月19—20日举办。

2024-03-04 标签: 英达
英达施伟斌董事长受邀出席南京市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新春联谊会

英达施伟斌董事长受邀出席南京市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新春联谊会

1月31日,南京市举行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新春联谊会。市委书记韩立明致辞,市长陈之常主持,与在宁外资企业及部分世界500强。

2024-02-01 标签: 英达
千帆竞发 开局即决战|英达科技集团召开2024年度再出发汇报大会

千帆竞发 开局即决战|英达科技集团召开2024年度再出发汇报大会

致敬来时路,奋斗正当时。2024,新年伊始,是总结,亦是开局!为更好的总结过去,展望未来,2024年1月27日。

2024-01-28 标签: 英达
10多家央级媒体、50多家官方媒体争相报道英达科技集团三十周年庆典!

10多家央级媒体、50多家官方媒体争相报道英达科技集团三十周年庆典!

2023年12月16日,英达科技集团成立三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公路医生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发展论坛暨公路医生低碳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江苏大剧院隆。

2023-12-29 标签: 英达
英达科技董事长施伟斌专栏 | 毛泽东的文采

英达科技董事长施伟斌专栏 | 毛泽东的文采

编者按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他是一面旗帜,引领中国的方向。他是一座丰碑,挺起华夏的脊梁。

2023-12-26 标签: 英达
查看更多

今日头条

为您推荐

寻路

【寻路】美通筑机仇德胜:十八载栉风沐雨 守初心砥砺前行
【寻路】苏子孟:BICES 2019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寻路】王伟炎:国机重工品牌一体化锋芒凸显
更多寻路

中国路面机械网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