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技术人员短缺、运营成本加大、起重机械升级带来的操作技术难度提升、设备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已是起重机械用户企业面临的典型行业痛点。为了解决这些痛点,2017年年初,三一重起决定开启全新一代起重机智能系统(以下简“SCIS”)的研发工作。
研发过程挑战重重
SCIS关乎三一重起整个起重机械未来产品理念,同时也是支撑三一重起未来业务的拳头产品。打造拳头产品,人才最为关键。最初的研发团队是由30人的三一重起研发精英组成,研发主项为控制系统集成。但是,对于集无人驾驶、远程操控、“一键”功能、“自动”功能等高智能化、数字化功能于一体的SCIS来讲,还远远不够。
“最近一两年我们企业不断的要求注重开放,大力向外引进高端专业人才,积极加强技术合作。”袁丹说,出于新研发项目的需要,三一重起应时而变,对于一些原本并不熟悉的无人驾驶、语音控制等技术加强对外合作,补足短板。自有团队则更多负责SCIS功能定义,以便于将用户需求充分转化为相应的产品功能。
随着合作伙伴的逐一加入,整个SCIS研发的推进速度逐渐加快,但是很快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就以无人驾驶系统的开发为例,SCIS无人驾驶系统的载体是越野起重机,但研发团队中负责无人驾驶方向的技术储备则是基于乘用车、小汽车等载体。两种载体有着巨大差异,越野起重机比汽车体量大、重心高,在项目早期样品调试测试中,按照小汽车的测试方法,初试识样品在操作、避障、转弯等性能方面的表现都很不稳定。
面对问题,SCIS研发团队并未气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研发团队经过多少测试,做过多少调整是没办法计算的,我们只能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袁丹笑着说,研发就是一个开拓性的工作,这也是最考验团队坚韧性的工作,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并取得了成功。
从研发开启到成功的一年多时间里,系统远程控制通讯延时从三四秒降低到0.1秒,真人现场操作变成依靠“虚拟+现实”的场景拟真技术和远程操控技术就可以操作百里外的起重机械。在袁丹眼中,这是整个研发团队在SCIS研发道路上留下的最亮眼操作之一。
市场需求指明方向
“客户的需求、市场的需求是我们研发的指向。”主要负责SCIS远程操作技术的李松云说,SCIS语音控制功能的添加就是基于客户的需求产生的。
2018年4月,李松云在进行市场调研时,很多客户都建议给SCIS添加语音控制功能,也会让整个系统更加完善。
随后,研发团队决定临时主攻SCIS语音控制功能。袁丹说:“临时加入新的功能模块,对于我们来讲,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其实很大。”
从定义指令开始,研发团队就需要考虑更多因素。
一次利用语音控制测试时发现,如果两个定量位移的语音控制指令发出时间间隔较短,就有可能产生故障。即在系统默认的第一个定量指令并未全部执行完的情况下,系统就去执行了第二个指令。敏锐的研发团队意识到这个小问题存在可能会引发安全隐患,尽管这个问题用户遇到的概率极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当时组织技术人员排查了五天,最后我们甚至修改了程序底层,才完美解决这一难题。”对此,袁丹感触颇深。
2018年的上海宝马展上,袁丹和他的研发团队将SCIS成功展示在世人面前,荣光与喜悦的背后是三一人“品质改变世界”的使命。
尽管目前我国起重机智能系统相关技术应用整体水平还不高,但是无论是生产厂商还是用户都逐渐认识到应用智能系统之于起重机的优势所在。而加持了起重机智能系统的产品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前景也十分广阔。越来越多的起重机厂家都在研究开发相关技术,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起重机的无人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的相关技术会越来越成熟。当然,这也是三一起重机的发展方向。
7月30日至8月2日,三一集团2025年电智产品和绿色成套设备规划评审及重工研发半年度会议在张家界琵琶溪宾馆成功举办。
储能行业规模加速扩张,三一作为最早为储能集装箱定制吊装方案的企业,凭借高效率、低能耗、高安全、高舒适成为储能行业的首选。
8月4日,湖南卫视新闻联播半年经济微观察特别报道中,深度聚焦三一集团在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斐然成效,三一新能源重卡以卓越成绩。
8月2日,大家期盼已久的三一重机暑期夏令营如期开营啦!这一次,来自全国200余位小朋友大朋友共同走进三一重机昆山产业园,加入这场充满科。
在汽车工业的严苛考场中,"三高"(高原、高寒、高温)极限测试是评估新车能否在极端苛刻环境下正常运行的重要标准。
7月25日,一队带着对电动化极高热情的客户走进宁乡三一起重机试验场,近距离体验了三一新款50吨增程式电动起重机STC500C5BEV。
7月26日-27日,三一应急侠项目首场进阶培训在三一重机昆山园区开展。该项目由三一基金会联合三一集团安委会。
谁说硬汉没有亲和力?谁说卡车不懂情绪?「三一重卡Q版表情包」正式上线!16款精心设计的动态表情解锁三一重卡的多面形态日常聊天,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