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潇玮
青年岗位能手(技能类)
作为公司结构分厂一名普通的电焊工,他严于律己,积极践行“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锐意进取,用一把焊枪演绎着自己的高光时刻。
他立足岗位,苦练技能,面对公司产品不断转型升级带来的结构件形式改变,他迎难而上,翻阅大量专业书籍,认真请教技能大师,始终坚持“不能有一丝缺陷”的最高标准,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遇到不懂的地方也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经过努力,他最终实现结构件焊缝探伤合格率超过99%,取得杜伊斯堡国际焊工证书。
2017年以来,新进员工较多,面对他们“差不多”的心态和参差不齐的技能水平,他主动请缨担任导师,耐心为新进员工讲解每一个结构件的重要性,积极指导、示范,及时分享焊接技巧与经验,力求同提升同进步。精益求精,匠心传承,他所带的十几名徒弟都成了关键焊接岗位的技能骨干。他始终坚信产品就是人品,产品质量就是决胜市场的关键,高品质才能支撑公司屹立强者之林。
在徐工的平台上,单潇玮紧跟时代步伐,勇担提质重任,在焊工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总书记对青年人“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殷切期望。
姚启营
青年岗位能手(技能类)
扎根装配一线默默无闻,从一名小学徒逐步成长为大家眼中的专家,10年时间,他用自己的忠诚与质朴在装配钳工的岗位上描绘着属于自己的青春色彩。
自进入徐工以来,姚启营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对徐工的忠诚。他深知企业内涵、认同企业文化,他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向上、全力奋进,努力提升自身的价值和魅力。
2018年宝马展期间,他带领员工加班加点、不知疲倦地攻克新品;“V7”系列产品问世,他带着团队一起完成改制任务。10年时间,他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无论是看书补充理论知识,还是向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他都积极主动地去提升业务技能水平,从宽度、广度和深度充实自己、拔高自己。
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尝试、勤恳执着,姚启营始终以一名徐工人的朴素情怀和一个时代青年的火热朝气投身于自己的岗位,为徐工的发展默默奉献。
宁凯
青年岗位能手(营销服务类)
从事混凝土机械销售工作已有8年时间,一路走来见证了市场的跌宕起伏,也成就了他无悔的灿烂青春。
身为销售经理的他,在面对市场低迷的现实情况时能坚定信念,直面挑战,始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用一根筋的思想去跑市场、找客户,始终认为徐工多卖一台,其他竞争对手就会少卖一台。
他不畏辛劳、日复一日,努力加强跑动力度,用实际行动突破市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坚持不懈征服客户,赢得尊重,拿下订单,有力拓宽了客户群体,为后续市场持续发力奠定了基础。
硕果累累的金秋收获,离不开辛勤的春耘秋耕。宁凯的成功源于他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态度,更离不开他迎难而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一根筋精神。
王松
青年岗位能手(技术类)
加入混凝土搅拌机的研发与设计团队已接近8年时间,他用自己的脚踏实地和勇于担当,时刻践行着“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的使命和追求。
“打造一流的产品”一直是他的目标,他对别人严格,对自己更严格。同事们常说,王松对自己设计的产品总是抱着“找茬”的态度。
为了提升管路布局的美观度,他搜集公司同系列产品的管路布局方案,同时对标同行业产品的布线特点,取长补短,制定管路优化方案,并对优化结果持续改进,精益求精。很多时候,为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他多次深入车间检验产品、收集信息、严密分析、查找问题、确定根源,通过反复试验得出结论,进而制定相应解决方案,落实实施,直到彻底根除问题。
王松,一名来自外地的小伙子,扎根在徐工这片热土之上,始终把产品性能提升和可靠性保障放在首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积极创新,用自己的默默耕耘书写无悔时光,贡献青春力量!
看完徐工的产品展示,我感到非常震撼。徐工展示的不是一台台孤立的机器,而是一个关于未来矿山的完整生态系统和操作系统。
近日,山东大型风电场迎来关键突破,徐工集团最新研发的千吨级风电旗舰产品——首台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正式投入实战,。
夏日午后徐州某闹市街区外立面施工紧锣密鼓进行徐工 C 系列 GKS28 高空作业车让这场 "夹缝中的施工" 变得游刃有余作为蓝牌车型,GKS。
机场物流作为航空运输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承载着货物集散、中转、存储等核心功能,其作业环境具有高时效、高强度、多场景的显著特点。
徐工XLC18000M(1300吨级)履带起重机现身内蒙古,投入大批量风机吊装作业,凭借强悍起重能力与智能化优势,为清洁能源建设注入新动能。
责任驱动,使命必达铁链协动,擎援并进今日,徐工应急救援联盟--起重机分队正式成立!这不仅是徐工起重对集团强化应急救援战略的坚定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