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
徐工“无人工厂”仍在运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合作,联动各地,推出“中国24小时·地方篇”系列微视频,全景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岁月。
在“江苏24小时”微视频中,凌晨四点,在徐工智能转台生产线的车间里,看不到人影,黑夜中飞溅的焊花显得格外耀眼。
“江苏24小时”微视频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智能化的生产线,看看这传说中的“全天候无人工厂”
智能转台线是什么?
它是一个能够兼容18道工序、生产20多种产品的“生产线”。有了这样的生产线,徐工起重机结构车间的生产效率,能够提高150%;这意味着,在不对生产体系进行“伤筋动骨大调整”的前提下,原来每天产出20台转台,现在每天产出50台。
究竟有多“智能”?
这条全球起重机领域第一个大型结构件智能化生产车间,全长240米,整个18道工序生产过程,1个人可以控制10台机器,机器人智能化焊接水平突破75%,生产效率提升150%,智能化物流工序覆盖率超60%。过去3个班36人每天最多生产20多台,如今1个班1个人可以造出50台。
质量精度有多高?
生产线负载10吨仍能准确地把每个配件,运送到误差在1mm之内的位置上,这就让焊接机器人的工作更高效。
10台智能焊接机器人的焊接数据全部实现联网,系统能实时监控这些参数,保证了质量的可控、精度的提升。如此精准的操作下,智能转台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4西格玛标准,这意味着产线上每生产1000万个结构件,只有4个会出现瑕疵。
未来会怎样?
这只是个开头,未来徐工起重机械将重新书写中国以及全球起重机智能制造标准。除了重手投入,我们还要最大程度激发现有资源的价值,让物联网、工业云等技术,为徐工制造体系提升,带来倍数效应。(本文来自徐工集团XCMG)
今天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地球减负,徐工一直在行动!每一。
夹草垛、搬砖块、运配重、清扫地面……在徐工贾汪综合试验场内来自全国的用户朋友零距离体验徐工伸缩臂叉装车的肌肉魅力我看好叉装车这个市。
近日学习强国平台沿着海岸看中国系列融媒体报道第四站来到江苏学习强国和《新华日报》记者组成沿着海岸看中国·江苏篇联合采访组,直播走进。
济南遥墙机场二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在徐工旋挖钻机的助力下项目成孔作业稳步推进⬇⬇⬇作为山东民航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
徐工HD 系列摊铺机专为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打造在各地重点工程中设备稳定性、摊铺均匀性均获得客户一致好评全面助力道路工程高效、高质。
近日,一场聚焦石化吊装行业发展的思想交锋在徐工重型热烈展开。继首次吊装工艺专家委员会引发行业热议后,徐工再度汇聚40余位行业精英。
四月的崇左,蔗田生机勃勃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丝丝甜意作为当地糖料蔗耕、种、管机械化的核心装备徐工XT1604-6B拖拉机以强劲动力与智慧科技。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绿色智造开拓全球市场徐工持续获得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央视等央媒党媒等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01-绘就高质量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