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
徐工“无人工厂”仍在运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合作,联动各地,推出“中国24小时·地方篇”系列微视频,全景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岁月。
在“江苏24小时”微视频中,凌晨四点,在徐工智能转台生产线的车间里,看不到人影,黑夜中飞溅的焊花显得格外耀眼。
“江苏24小时”微视频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智能化的生产线,看看这传说中的“全天候无人工厂”
智能转台线是什么?
它是一个能够兼容18道工序、生产20多种产品的“生产线”。有了这样的生产线,徐工起重机结构车间的生产效率,能够提高150%;这意味着,在不对生产体系进行“伤筋动骨大调整”的前提下,原来每天产出20台转台,现在每天产出50台。
究竟有多“智能”?
这条全球起重机领域第一个大型结构件智能化生产车间,全长240米,整个18道工序生产过程,1个人可以控制10台机器,机器人智能化焊接水平突破75%,生产效率提升150%,智能化物流工序覆盖率超60%。过去3个班36人每天最多生产20多台,如今1个班1个人可以造出50台。
质量精度有多高?
生产线负载10吨仍能准确地把每个配件,运送到误差在1mm之内的位置上,这就让焊接机器人的工作更高效。
10台智能焊接机器人的焊接数据全部实现联网,系统能实时监控这些参数,保证了质量的可控、精度的提升。如此精准的操作下,智能转台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4西格玛标准,这意味着产线上每生产1000万个结构件,只有4个会出现瑕疵。
未来会怎样?
这只是个开头,未来徐工起重机械将重新书写中国以及全球起重机智能制造标准。除了重手投入,我们还要最大程度激发现有资源的价值,让物联网、工业云等技术,为徐工制造体系提升,带来倍数效应。
砥砺奋进开新局,凝心聚力再出发,2月7日下午,徐工隆重召开2025年海外精益运营赋能大会,海内外线下参会与线上直播同步进行,300余名领导。
嘿~亚冬!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在哈尔滨拉开序幕啦!这场冰雪盛会不仅是冬季运动爱好者的盛会也是各地企业展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徐工参与西藏抢险救援的故事还有很多与时间赛跑,与灾难较量身着救援服来回奔波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徐工重型服务工。
智慧全场景 聚力全心+徐工成套道路装备已在各类工程中成功应用将产品与技术创新融合为客户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历经近30年的不懈探索和技术。
开年开工 又启新程新年号角震天响实干争先势如虹2月7日以全球第一吊领衔的千吨级超级起重机批量发车仪式盛大举行身披徐工金的钢铁巨擘们迎。
2月6日徐工超大塔批量发车仪式在徐州智能制造基地隆重举行伴随着激昂的汽笛声满载徐工金的车队以昂扬之姿奔赴全国重点项目一线以硬核实力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