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
徐工“无人工厂”仍在运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合作,联动各地,推出“中国24小时·地方篇”系列微视频,全景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岁月。
在“江苏24小时”微视频中,凌晨四点,在徐工智能转台生产线的车间里,看不到人影,黑夜中飞溅的焊花显得格外耀眼。
“江苏24小时”微视频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智能化的生产线,看看这传说中的“全天候无人工厂”
智能转台线是什么?
它是一个能够兼容18道工序、生产20多种产品的“生产线”。有了这样的生产线,徐工起重机结构车间的生产效率,能够提高150%;这意味着,在不对生产体系进行“伤筋动骨大调整”的前提下,原来每天产出20台转台,现在每天产出50台。
究竟有多“智能”?
这条全球起重机领域第一个大型结构件智能化生产车间,全长240米,整个18道工序生产过程,1个人可以控制10台机器,机器人智能化焊接水平突破75%,生产效率提升150%,智能化物流工序覆盖率超60%。过去3个班36人每天最多生产20多台,如今1个班1个人可以造出50台。
质量精度有多高?
生产线负载10吨仍能准确地把每个配件,运送到误差在1mm之内的位置上,这就让焊接机器人的工作更高效。
10台智能焊接机器人的焊接数据全部实现联网,系统能实时监控这些参数,保证了质量的可控、精度的提升。如此精准的操作下,智能转台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4西格玛标准,这意味着产线上每生产1000万个结构件,只有4个会出现瑕疵。
未来会怎样?
这只是个开头,未来徐工起重机械将重新书写中国以及全球起重机智能制造标准。除了重手投入,我们还要最大程度激发现有资源的价值,让物联网、工业云等技术,为徐工制造体系提升,带来倍数效应。
长桩悬空,精准落位国之重器,稳若磐石近日,在广东某项目施工现场,徐工G2代XCT50G5-1起重机精准吊装12米长、8吨重管桩,为打造国内最大单。
新机到手!即刻出征!新车首秀!挑战极限!山东客户喜提徐工2台100吨、1台750吨起重机,其中,XCA750K8-1在交付第二天便直抵菏泽某生物企业。
近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毛宁关注到双柳长江大桥的路面施工项目,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表该项目的徐工无人驾驶作业成果,将其作。
随着徐工XDN1800-R顶管机刀盘精准抵达接收井预定位置湖南省单体水利工程顶管段顺利贯通标志着项目向通水目标迈出关键性一步该工程总长1147m。
在道路施工与养护领域安全始终是首要准则徐工防撞缓冲车凭借卓越的性能与灵活的适应性,在全国多个地区、多种场景中崭露头角,为各类施工任。
登峰新势力,青春正当时聚光灯已就位,舞台正虚席以待,只等你来绽放光芒!刚刚步入职场的徐工青年们展示青春激情与才华的机会来啦!追光回。
在大型储能企业基地内全球首台专为储能领域定制的65吨级正面吊已投入使用徐工正以深度定制化实力重塑储能重载物流效率定制攻坚直面大型化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