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机械紧锣密鼓地夯实场地,工人们戴着口罩有序地施工作业……连日来,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项目精准复工,全面加速建设。截至目前,挖掘机械园区完成土地回填约1500亩,现场强夯累计完成约28万平方米,部分厂房区域基础已完成施工。这些建设成果为中联智慧产业城如期完成“2年8个月建成达产”军令状夯下坚实基础。
▲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项目建设现场
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占地9000余亩,是中联重科实现产业转型、生产智能化提升的标志性工程,也是长沙市委、市政府产业项目“一号工程”。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国际领先的、规模最大的园区,成为环保、生态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和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基地。
从2月9日开始,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正式复工。面对疫情防控与推进工程建设“双线作战”的挑战,中联重科在扎实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压实任务,追赶进度。在项目建设现场,打夯机、挖掘机、渣土车高速运转,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协同作战,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把因疫情延误的工期夺回来。
“按照原计划,现在应该进入打桩施工阶段,但受疫情影响,需要抢回近半个月的工期。”中联重科基建总监、智慧城建设管理公司总经理张少华介绍,在长沙高新区的支持下,公司紧紧按照“2年8个月建成达产”的目标,分板块、分区域,倒排施工计划和时间节点,重新编制施工进度表。
▲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建设项目的影响,中联重科还加强了内部管理,明确该项目相关事项审批流程,时间上压缩一半。力争决策不过夜,流程加速过,事情早谋划,问题早研判,同政府形成合力,把工期尽快补回来。
作为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兴建的第一个项目,于2019年8月31日破土动工的挖掘机械园目前正在进行最后一轮强夯工作,预计3月项目将全面开建,开始进行钢结构焊接、混凝土浇筑等施工。
项目顺利建设的前提是做好疫情防控。在长沙高新区的督查指导下,中联重科对复工人员体温和活动区域、轨迹进行实时严格检测管理,配备充足的防护口罩、消毒液、额温枪等防疫用品,对生活场所定期进行全面消毒杀菌。
据项目现场有关负责人介绍,“正式复工之后,人员陆续返岗,我们腾出房间,放防疫物资,还安排专人测量体温,在工人的吃、住、行等方面,充分考虑到疫情的影响。总之,我们要把疫情给企业发展、项目建设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们将坚持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克服疫情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力争到今年年底五大项目板块全部启动建设,高质量打造一个智能化、生态化、国际领先的产业城,推动中联重科竞争力迈入世界先进水平,助力长沙打造‘世界工程机械之都’,”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章内容部分节选自长沙晚报《挂图作战抢工期 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全媒体记者 周辉霞
极光绿持续绿动全球这一期《极光建影》栏目主角交给中联重科履带起重机一起聚焦国内重大工程项目看大国重器书写夏日履行诗篇福建▽漳州核电。
7月24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随着巨大的叶片与机舱在140多米高空上精准对接,由中联重科研制的全球最大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顺利完成毫。
近日,30台中联重科TE100联合收割机从安徽芜湖出发,它们将被运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交付埃塞俄比亚当地客户,为当地即将到来的。
近日,30台中联重科TE100联合收割机从安徽芜湖出发,它们将被运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交付埃塞俄比亚当地客户,为当地即将到来的。
7月24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随着巨大的叶片与机舱在140多米高空上精准对接,由中联重科研制的全球最大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顺利完成毫。
当前,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以下简称雅下水电工程)建设已经展开。作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中联重科泵车、搅拌车、搅拌站。
性能强劲8节主臂全伸90m,最大起重力矩840t m,全伸臂最大吊重10 2t;副臂的最大起升高度可达到122m,最大吊重8 5t,副臂最大变幅角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