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丨三一重工“灯塔工厂”
对工业制造企业来说,生产管理至关重要,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企业的长远发展。
通过“三线联通”,三一“灯塔工厂”以工业互联网为依托,致力打造企业管理者、研发人员、生产人员的“大协同”。
智能制造,不仅是海量的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更是一种“全面智能”的思维方式。
构建数字化管理系统
图丨三一重工长沙“灯塔工厂”外景
难以精确掌握全厂用能情况;
不知怎么选择合适的基本电价交易方式;
人力成本投入高,数据不准确;
用电线路的高温、漏电等安全问题难以实时监测……
不少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遇到了这些痛点问题。
在三一,通过广泛分布的能源计量设备,将能耗单位细化每一个标准工序,以“最优解”实现精细化管理。
图丨焊接机器人
合理的能耗规划,只是三一“灯塔工厂”智能升级的一个缩影。
目前,三一集团正通过MOM智能管理系统,解决硬件接入问题。
通过打通生产、质量、物流、库存等生产环节,与产线自动化设备深度集成,三一“灯塔工厂”将排产进一步细化到人和设备,真正实现生产过程的全数字驱动。
图丨工作人员移动端核对数据
一方面,无线组网现场非侵入式安装,实现低成本布点;
另一方面,线上派单、智能派工。施工人员现场对物联设备扫码后,就能在手机端核对数据。
据悉,系统可支持PB级的工业大数据处理分析,为海量、高并发的机器数据提供存储、计算、分析平台能力支撑,提升企业的运营水平。
大数据赋能“灯塔工厂”
今年以来,“灯塔工厂”的建设“一刻也没有停止”。车间近100台智能机器人运行,整体效率提升30%。
通过海量数据、多维分析,三一结合企业生产场景,开创了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
不同角色的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大数据辅助自己的工作,既能清晰了解工厂的实际运转情况,又能相互配合,实现对排产精细化管理。
图丨生产现场可视化大屏
生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了解产线运行、工况、资源分布等情况,不需要各条线分别汇报;
专业技术人员可借助自动数据采集、计算统计、定时巡检等功能,避免人工抄录计算导致的不准确;
分析人员可随时通过各种各样的数据,提炼策略支持,等等。
深度优化分析更加高阶,可通过核心设备数据的采集,结合相应的环境数据,支持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出基于数据驱动的制造运维流程。
此外,设备故障也将得以提前预测和主动维修,减少因经济损失。
图丨在“灯塔工厂”,人的作用无限放大
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说。“通过大数据,生产运营成本降低8%,运维成本降低35%”
项目改造完成后,产能将提升50%,人力需求减少60%,场地压缩30%。
届时,三一的生产制造将“由局部智能,迈入全面智能”。
7月30日至8月2日,三一集团2025年电智产品和绿色成套设备规划评审及重工研发半年度会议在张家界琵琶溪宾馆成功举办。
储能行业规模加速扩张,三一作为最早为储能集装箱定制吊装方案的企业,凭借高效率、低能耗、高安全、高舒适成为储能行业的首选。
8月4日,湖南卫视新闻联播半年经济微观察特别报道中,深度聚焦三一集团在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斐然成效,三一新能源重卡以卓越成绩。
8月2日,大家期盼已久的三一重机暑期夏令营如期开营啦!这一次,来自全国200余位小朋友大朋友共同走进三一重机昆山产业园,加入这场充满科。
在汽车工业的严苛考场中,"三高"(高原、高寒、高温)极限测试是评估新车能否在极端苛刻环境下正常运行的重要标准。
7月25日,一队带着对电动化极高热情的客户走进宁乡三一起重机试验场,近距离体验了三一新款50吨增程式电动起重机STC500C5BEV。
7月26日-27日,三一应急侠项目首场进阶培训在三一重机昆山园区开展。该项目由三一基金会联合三一集团安委会。
谁说硬汉没有亲和力?谁说卡车不懂情绪?「三一重卡Q版表情包」正式上线!16款精心设计的动态表情解锁三一重卡的多面形态日常聊天,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