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岛昌黎滦河口风场,在被稻田围绕的狭小空间里,三一SCC8000A(SCC12000TM)履带起重机吊起3.8MW的风机机舱,并将其稳稳安装在162米高的塔筒上。
此高度风机仅在欧洲立有7台,而昌黎滦河口二期风电项目规划搭建42台,建成后将刷新世界记录,成为世界第一风场。
在风机吊装的过程中,由于机舱较长,随着高度上升,机舱与吊臂的距离不断缩小,为了保证吊装的安全性,这次SCC8000A采用侧面吊装的方式,将机舱提升至安装高度后再进行转向。幸运的是,吊装当天风力非常理想,从地面起升到完成对口,全程用时不到30分钟。
162米高度的塔筒拼接和机舱安装,在国内属于首例,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山东海湾吊装风电项目经理刘世越介绍道:“亚洲第一高也是亚洲第一难,这个风场周围都是水稻田,为了防汛,风机周围的地面比往常要高出1米左右,这也意味着我们风机的安装其实不止162米,加上冷却器,吊装总高度超过了163米。风机安装是看天气吃饭,高度越高,风机的尺寸和重量越大,更容易发生塔筒共振。”
难度越大,责任越大,在吊装设备的选择上,项目组慎之又慎。风电吊装要和时间赛跑,除了作业性能,拆装转场便利是施工方考虑的重点。山东凯润能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峰说:“这个项目别的车也能干,但SCC8000A单层增强臂就能完成,而其他同吨位的机型需要组双层臂,SCC8000A拆装转场的便利性、整体的施工效率更高。”
昌黎滦河口二期风电项目的装机容量为150兆瓦,年产量约4.5亿度电,将并入国家电网,发往全国各地。在触摸蓝天这条路上,没有哪一步是容易的。但无论路有多长,都需要脚踏实地的践行者,在实现绿色能源转型这个宏大梦想的道路上,风电人始终一往无前。
从140米到150米,再到160米, 中国风电设备安装的“绝对高度”在不断提升。对于风电厂家、吊装设备厂家、吊装企业来说,这不仅是机遇,更是追求和勇气。
暑气蒸腾,盛夏已至,在物流、港口、钢铁、冶金等高温作业场景中,电动叉车普遍面临严峻挑战:电机和电控系统因长时间高温运行易引发过热保。
7月29日-30日,三一重卡召开电动化供应商服务大会,携手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绿控传动、朗高电机、汇川电控、三环车桥、方盛车桥。
7月30日至8月2日,三一集团2025年电智产品和绿色成套设备规划评审及重工研发半年度会议在张家界琵琶溪宾馆成功举办。
储能行业规模加速扩张,三一作为最早为储能集装箱定制吊装方案的企业,凭借高效率、低能耗、高安全、高舒适成为储能行业的首选。
8月4日,湖南卫视新闻联播半年经济微观察特别报道中,深度聚焦三一集团在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斐然成效,三一新能源重卡以卓越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