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更多

广州发力新基建 重大项目接踵动工 总投资近3700亿元

2020-07-24 16:06:31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广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对冲疫情影响、推动“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抓手,力促投资在逆境中稳步回升。

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以新技术、新科技为主要方向的“新基建”。新基建涵盖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对广州而言,发力新基建将重点聚焦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充电基础设施等领域。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广州共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236个(不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高达3690.9亿元。其中,瞄准数字新基建进行突围,成为广州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路径”。

无人驾驶出租车

在黄埔区和南沙区,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的两支“无人”车队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运营一年多。通过手机APP,便能叫到一辆自动驾驶的出租车,背后正是由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规划调度。小马智行发言人介绍,疫情期间,尽管车队曾停运24天,但第一季度的载客量、运行总里程比去年第四季度分别增长32.8%和50%。他认为,新基建带来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和更多的信号源,将大大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

全自动化码头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使用北斗导航精准定位,无人驾驶充当“搬运工”,人工相较传统码头减少约6成。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宏伟介绍,新基建是港口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新引擎,通过5G、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对港口操作系统进行改造,实现精准感知、在线处理和智能决策,有助于提升港口运营效率,重塑业务操作流程。

新基建在哪发力?5G网络与应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随着“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广州在新基建项目投资领域频频发力。今年5月,广州首批73个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规模约1800亿元,涵盖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智能充电桩等数字新基建重点项目。6月28日,广州市举行重点项目开工活动并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新基建同样是“关键词”之一。从梳理的项目看,5G网络与应用、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是主要发力点。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广州共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236个(不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3690.9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332.5亿元。其中,5G网络与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信息基础设施领域项目128个,包含5G基站及网络设施建设、“国际数据传输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节点等项目,总投资额2028.6亿元,2020年预计投资191.5亿元;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融合基础设施领域项目67个,包含阿波罗智能汽车生态基地和自动驾驶运营基地、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等项目,总投资额515.3亿元,2020年预计投资63.1亿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领域项目41个,包含广州超算中心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建设、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节点等项目,总投资额1147亿元,2020年预计投资77.9亿元。

新基建浪头怎么抓?广州率先发布“数字新基建”政策

近年来,广州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7月7日,广州在全国率先发布“数字新基建”政策——《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数字新基建40条。作为我国互联网国际出口三大节点城市之一,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五大顶级节点之一,广州2018年已启动实施5G等信息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截至今年6月建成5G基站2万座。截至今年4月,全市在用数据中心65个,在建、待建和拟建36个。

近年来,广州持续推动融合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出台“数字经济22条”,着力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稳步推进以琶洲为核心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打造数字会展、数字金融、数字文化、数字贸易等融合发展产业新高地。推进全市26个承接人工智能有关产业的产业园区建设,累计面积超2.5万公顷,逐渐形成人工智能产业空间格局。推动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超前发展,共接入充电站点近3000座,充电桩2.5万台,换电站超过50座。推动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视频监控系统等智慧城市项目建设。

广州提速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力推冷泉系统实验装置、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等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谋划建设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所广州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创新研究院。

新基建资金怎么筹?充分吸引社会投资

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身就是一个新兴产业,以应用为基础,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这意味着投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将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吸引社会投资。

上月,紫光旗下的新华三集团与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签署合作协议,推进新华三数字技术公司和数字服务公司全国总部项目的建设落地,并在5G、人工智能及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如何吸引多元化投资、实现多轮驱动?广州市工信局副局长张宏伟表示,广州将激发各方投资活力,探索国有企业积极吸收非公经济成分参与,通过项目混改、技术入股、知识产权入股等多种灵活方式,激发民营资本投资热情,鼓励各区加快研究出台配套措施,形成市、区政策联动合力。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以项目拉投资,以科技增投资,以市场换投资,建立数字新基建项目库。目前首批征集入库项目254个,总投资额约2600亿元。

据广州市发改委统计,当前广州确定资金来源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中,以企业自筹为主,市区财政资金、贷款或者组合形式为辅,其中企业自筹项目比例超过一半。

倍增带动数字经济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起着倍增带动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云上会议、视频课堂、远程医疗等应用不断推出,这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体现了新型基础设施对生产生活的应急保障作用、倍增和乘数效应。

——王洪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分院副院长)

提供城市解决方案

新基建将以数字化与智能化为一座城市提供解决方案。一座城市要解决出租车的运力问题,新基建一方面可以增加出租车,另一方面打造调度服务平台,通过新基建的方式,可能只要增加5000辆出租车就能达到传统增加7000辆车的效果,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就是新基建一个突出的特征。

——王鑫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

文/广州日报

微信扫一扫,小程序中看资讯
本篇稿件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自第三方网站转载,行业企业、终端用户投稿。若对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予回应并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84673349)。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资讯

重大项目“踩油门” 全年基建投资回暖可期

重大项目“踩油门” 全年基建投资回暖可期

在华北,京雄快线雄安航站楼站主体结构实现封顶;在华南,海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三期项目及琼海博鳌机场三期项目同日宣布开工;在西部,川青。

2023-12-08

重庆金融机构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基建项目发放贷款326.5亿元

重庆日报记者11月2日从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获悉,今年以来,重庆金融业全力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2023-11-03

在基建投资领域找到转型突破口

近年来,各家信托公司都在积极探索谋求转型,向特色化、专业化经营转变。笔者认为,信托公司可紧抓国家大基建。

2023-05-22

枞阳县“十四五”新基建建设内容及目标

领域建设内容目标15Gl 机房、供电、铁塔、管线等的升级、改造和储备。l 5G基站、核心网、传输等的基础设备部署。

2023-04-14

新基建提速 5G+智慧旅游迎来发展新赛道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2023-04-14

湖南铺排100个“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 总投资超133亿元

近日,省工信厅发布《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2023年)》。100个标志性项目总投资超133亿元。

2023-04-14

银河证券:8月水泥产量降幅加大 基建支撑后续需求

银河证券指出,2022年1-8月全国水泥累计产量13 55亿吨,同比下降14 20%,较1-7月降幅持平,其中8月单月水泥产量1 88亿吨,同比下降13 10%。

2022-09-21

有效激发公路交通新基建新动能

作者:李晓峰 刘芳 杨雪英发展是解决我国当前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全球经济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下。

2022-09-14

中国将加快推进公路沿线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中新网8月25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近日印发《加快推进公路沿。

2022-08-25
焦点访谈:新基建 新生活 智“汇”城市 智“绘”未来

焦点访谈:新基建 新生活 智“汇”城市 智“绘”未来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大力支持新基建的推进,这两年,我们生活工作的城市,也在。

2022-08-25
查看更多

今日头条

为您推荐

寻路

【寻路】美通筑机仇德胜:十八载栉风沐雨 守初心砥砺前行
【寻路】苏子孟:BICES 2019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寻路】王伟炎:国机重工品牌一体化锋芒凸显
更多寻路

中国路面机械网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