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眼中的徐工
是啥样?
近日
多家央级媒体联合推出
典型企业宣传报道活动
徐工作为全国12家
江苏省唯一企业入选
10月8日-9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央广网、《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等多家央级主流媒体走进徐工,围绕“新发展格局下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带动引领”主题,展开专题采访。
专访期间
特别邀请王民
作为产业领袖进行高端访谈
重点聚焦新发展格局下
企业勇担责任、把握机遇、迎难而上
更好地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
解决难题、创新发展的
认识体会和思路举措
1、《新 闻 联 播》
10月16日晚
央视《新闻联播》2分30秒
大篇幅聚焦徐工高质量发展
2、新 华 社
12日、13日
新华社连发两篇深度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
报道发出后,两天内
吸引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
中国经济网、新浪新闻等百余家
媒体广泛转载
仅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突破115万
而这才是开端
紧接着《人民日报》、央广网
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网等央媒
持续在重要版面作密集推介
3、《人 民 日 报 》
4、央 广 网
5、经 济 日 报
6、中 国 新 闻 网
中新网专访:世界舞台“新徐工”:华山论剑峥嵘在 珠峰登顶会有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面对疫情对经济环境的冲击,新发展格局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在接受专访时王民表示:
总书记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是当前的重大战略,也是全新的时代命题,具有重要的思路指引和行动指南。大变局下,企业家更要紧跟战略、踏浪伏波、坚定前行。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按照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心无旁骛、长远打算,以恒心办恒业,不断深化改革,扎根、深耕中国市场。
同时,企业发展需要放眼全球,中国装备制造业、工程机械产业要真正做成功,就必须要到国际高端市场去打拼,必须到深海里去游泳。
“只有高水平、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才能全面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竞争力,助力中国品牌‘走出去’,实现更高质量的‘国际大循环’。”王民认为:“我们已打入世界前四,进入‘半决赛’,下步就要‘珠峰登顶’。预计到2035年,就是华山论剑、和世界最高手一决高下的时刻。我喜欢这种对决。”
用好新农机,当好新农人!近日,《人民日报》点赞徐工农机助力山东齐李村走上致富路。报道中提到徐工2004大型拖拉机驶入农田。
近日,一场罕见的暴雪突袭云南独龙江公路大量积雪积压,导致通行受阻给当地民众和过往车辆带来极大不便然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面前徐工。
智慧全场景,聚力全心+在全球各大施工项目的广袤天地间一股智能化的力量正悄然改变着传统施工的面貌从水利工程到矿山道路从乡村田野到土方。
用好新农机,当好新农人!近日,《人民日报》点赞徐工农机助力山东齐李村走上致富路。报道中提到徐工2004大型拖拉机驶入农田。
大国重器驰骋拓前路基础能源装备启新程近日7大门类、60余台基础施工及能源装备全系列发车带着对高效、安全、智能的追求整齐待队,奔赴全球。
2月18日绿焕新能 智赢未来徐工混凝土机械全球批量发车仪式隆重举行两百余台混凝土机械整装待发,气势如虹,奔赴全球,为世界各地的重大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日喀则地震发生后,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徐工力量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从事徐工售后服务工作的胡世锋在得知定日县发生地震的消息。
春风激荡火力全开2月18日徐工消防2025春季服务万里行仪式隆重举行由徐工金汇聚而成的全心+服务标识熠熠生辉向全球用户彰显徐工消防铸就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