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更多

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凸显

2020-10-22 09:47:15

新基建是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在疫情影响下,新基建既是扩大内需、增加供给的有效手段,更是谋取未来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对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扩大内需、激活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不过,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的问题也开始显现。

预期年底人才缺口将达417万人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重点支持范畴。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加大新基建布局。

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这些新职业或多或少都与新基建相关产业有关。与产业蓬勃发展相对应的是,许多新兴产业所面临的人才稀缺问题日益凸显。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年底将达417万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也显示,分行业和职业来看,新职业、新基建人才缺口较大。

以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为例,根据人社部发布的相关报告测算,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目前存在较大缺口,国内供求比例为1:10,供需比例严重失衡。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补齐人才短板成为当务之急。

从具体职位看,2020年一季度,信息基础设施产业核心技术岗位中,缺口较大即CIER指数较高的职位以软件开发类为主,包括Java开发工程师、软件工程师、Android开发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IOS开发工程师、WEB前端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互联网软件工程师、系统架构设计师等,多为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领域的通用技术人才。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志良认为,如今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享受“随时”的快捷和“随地”的便利,更希望“随物”的自由。物联网的大力发展,为人才就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方向。因此,应该注重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制定激励措施,形成主要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流动的机制,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满足产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根据赛迪顾问的整理资料,广东2020年度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中,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数为165项,占比34.1%,在全国所有省份中领先。江苏、上海等地先后推出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扩大信息消费和支持发展5G网络的政策意见、《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积极布局新基建,预期未来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人才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推广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5G产业经济贡献》认为,预计2020—2025年,我国5G商用间接拉动的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而其他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板块,每一个都包含着庞大的产业链,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尽快补齐新人才缺口,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3月初,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并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

此外,人社部近日组织实施的人才服务专项行动明确提出,要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领域,研究开发专业技术类新职业标准,依托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开展新职业专业技术人才研修培训,充分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加强“高精尖缺”、交叉技能型人才培养,以“新人才高峰”引领“新基建高峰”,新基建发展的人才基石必将坚如磐石、更加牢固。

华北电力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崇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基建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尤其是涉及多学科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但目前许多高校人才培养还存在培养目标结构单一、培养模式趋同等问题,难以适应行业需求。

而且,这些高端应用型人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岗位附加值,同时也会为掌握新技术的年轻人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5G时代将全面促进高端人才走进产业领域,从而进一步推动新基建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

面对新技术、新产业带来的挑战,人社部近日组织实施的人才服务专项行动明确提出,要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领域,研究开发专业技术类新职业标准,依托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开展新职业专业技术人才研修培训。

业内专家表示,要应对人才危机,一方面,教育领域要及时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动态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和产业对人才的诉求,使其能快速响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需要。另一方面,考虑到新基建涉及许多融合产业的企业,未来“新基建+”模式将诞生大量交叉职业,因此新基建推进有赖于培养交叉技能型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精细布局

在5G新基建时代,大量传统行业企业需要进行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急需海量创新型、实战型人才提供技术技能支持。

中国电信就公开表示,今年的招聘需求较去年增加了10%以上,企业重点扩大了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引进人才的力度。同样,华为、中兴、阿里、腾讯、vivo等处于5G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都在全力争夺5G人才。

近年来,百度腾讯联想等多家互联网巨头都提出了AI人才培养计划,为新基建工程积极储备人才。百度提出,要在未来5年培养AI人才500万,为中国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的发展提供AI人才保障。目前,百度已经与超过200多所高校共同开设了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课程,并为清华、北大、浙大等400余所高校培养了上千名AI专业教师。腾讯云培训认证推出了“优才计划”,携手行业权威组织机构,链接全国高校、腾讯云合作伙伴及用云企业,以就业为牵引,构建数字化人才培养新生态,为新基建下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不久的未来,具有交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必将成为例如百度等AI公司的重要优势。他们也将成为社会构建智能经济发展的底座中,新基建时代下科技的中流砥柱。

今年5月,腾讯宣布未来5年将投入5000亿元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合作,搭建科研平台,加强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其中的重点投入领域之一。紧接着,6月,腾讯云“优才计划”正式对外发布。基于“优才计划”,腾讯云已经相继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TGO鲲鹏会等行业权威组织机构达成合作。日前,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与腾讯云达成签约合作,双方将基于“优才计划”,协力构建数字化人才培养新生态,打造具有行业示范价值的新基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一个巨大的、需要精细布局的工程,新一轮科技革命同时也会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产生变革性影响。而且,行业的科技属性决定了5G新基建比起以往任何一个学科都更需要实践,更需要通过数据、案例和场景来直观地获取相关技能。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望成为我国人才培养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环境下,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唯有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深化产学研融合、社会各界协同参与,才能持续培养出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海量5G新基建专业人才。(本文来自中国对外贸易杂志)

微信扫一扫,小程序中看资讯
本篇稿件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自第三方网站转载,行业企业、终端用户投稿。若对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予回应并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84673349)。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相关资讯

重大项目“踩油门” 全年基建投资回暖可期

重大项目“踩油门” 全年基建投资回暖可期

在华北,京雄快线雄安航站楼站主体结构实现封顶;在华南,海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三期项目及琼海博鳌机场三期项目同日宣布开工;在西部,川青。

2023-12-08

重庆金融机构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基建项目发放贷款326.5亿元

重庆日报记者11月2日从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获悉,今年以来,重庆金融业全力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2023-11-03

在基建投资领域找到转型突破口

近年来,各家信托公司都在积极探索谋求转型,向特色化、专业化经营转变。笔者认为,信托公司可紧抓国家大基建。

2023-05-22

枞阳县“十四五”新基建建设内容及目标

领域建设内容目标15Gl 机房、供电、铁塔、管线等的升级、改造和储备。l 5G基站、核心网、传输等的基础设备部署。

2023-04-14

新基建提速 5G+智慧旅游迎来发展新赛道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2023-04-14

湖南铺排100个“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 总投资超133亿元

近日,省工信厅发布《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2023年)》。100个标志性项目总投资超133亿元。

2023-04-14

银河证券:8月水泥产量降幅加大 基建支撑后续需求

银河证券指出,2022年1-8月全国水泥累计产量13 55亿吨,同比下降14 20%,较1-7月降幅持平,其中8月单月水泥产量1 88亿吨,同比下降13 10%。

2022-09-21

有效激发公路交通新基建新动能

作者:李晓峰 刘芳 杨雪英发展是解决我国当前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全球经济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下。

2022-09-14

中国将加快推进公路沿线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中新网8月25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近日印发《加快推进公路沿。

2022-08-25
焦点访谈:新基建 新生活 智“汇”城市 智“绘”未来

焦点访谈:新基建 新生活 智“汇”城市 智“绘”未来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大力支持新基建的推进,这两年,我们生活工作的城市,也在。

2022-08-25
查看更多

今日头条

为您推荐

寻路

【寻路】美通筑机仇德胜:十八载栉风沐雨 守初心砥砺前行
【寻路】苏子孟:BICES 2019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寻路】王伟炎:国机重工品牌一体化锋芒凸显
更多寻路

中国路面机械网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