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联生活周刊》1112期刊发,封面上三一“灯塔工厂”中工人聚精会神工作的场景格外引人注目。该期杂志以“探访超级工厂”为题推出专题报道,走进了三一重工等中国的领先工厂,深入挖掘新时代制造业的价值。
20年奋斗 从零到第一
翻开杂志,《三联生活周刊》用14页的篇幅、共12182字写下《三一挖掘机:与宏观经济共舞》一文,缓缓展开一幅三一挖掘机20年来的奋斗画卷。
《三联生活周刊》杂志报道
21世纪初,紧抓中国大规模进行城市建设的机遇,三一挖掘机之路开始,不舍昼夜,艰苦攻关。
2002年,三一第一款“履带式液压挖掘机”下线,实现零的突破。
三一第一款挖掘机
2006年,三一在江苏昆山建立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三条生产线。
伴随着生产线的铺开,2008年后每年挖掘机的产量超过3000台。
用无以复加的服务和不遗余力的研发投入,三一打破了外资品牌垄断中国挖掘机市场的历史,也打出了属于三一的一片天。
2011年,三一挖掘机拿下国内销量第一,为中国制造摘得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
三一临港产业园
“从成为销量第一开始,市场份额占比高使我们可以向供应商提供定制产品,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研发出一个新型号的周期,从国际上的平均4年,被缩短到2到3年。”三一重机副总工程师曹东辉告诉记者。
如今,三一挖掘机在节能、高效、自动化、可靠性等方面实现自主创新,每年上万台三一挖掘机远销全球,连续10年稳坐中国市场头把交椅。
新使命 成为智能制造先驱
走进三一临港产业园,三联记者频频看到一张光点闪烁的地图,“几乎与中国经济的地域发展状况重叠,发达的东部沿海和大力建设的中西部地区,光点连成白色的一片,而西北和东北却光亮寥寥。”
这张实时反映中国经济活力的地图,来自三一投入超5000万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了31万余台三一挖掘机,形成了知名的“挖掘机指数”,正在为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提供重要支持。三联记者了解到,“除挖掘机外,还包括混凝土、吊装、路面、港口、桩工等三一的工程机械产品的实时数据,它们涵盖了基建的全部流程。”
一块大屏,不仅能看到遍布全国的三一设备运行情况,三一全国产业园的生产情况也一览无余。
厂房中的智能中控大屏
“每个机床上都装有智能电表,记录用电量,设备使用效率一目了然。在另外的显示屏上,工人和机器生产时的一举一动被实时追踪、集结为数据。”车间设备互联产生的数据让生产效率的提高变得有迹可循。
种种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的变化,发生在三一的每一个工厂、每一条产品线上。2019年,三一在行业内率先启动了全球20余座“灯塔工厂”的建设,今年,18号厂房圆满实现达产、稳产,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迈向2.0超级工厂的新台阶,成为引领其他工厂建设升级的“新灯塔”。
杂志封面上,三一工人们正认真地组装着设备,画面之外,更多的则是各类工业机器人在忙碌地挥舞着机械臂,共同奏响一曲三一智能制造的协奏曲。
站在新的时代,成为智能制造先驱,是三一新的使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这句话始终高高悬挂在三一厂房之上,时刻鞭策着每一位三一人为之不懈奋斗。
7月30日至8月2日,三一集团2025年电智产品和绿色成套设备规划评审及重工研发半年度会议在张家界琵琶溪宾馆成功举办。
储能行业规模加速扩张,三一作为最早为储能集装箱定制吊装方案的企业,凭借高效率、低能耗、高安全、高舒适成为储能行业的首选。
8月4日,湖南卫视新闻联播半年经济微观察特别报道中,深度聚焦三一集团在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斐然成效,三一新能源重卡以卓越成绩。
8月2日,大家期盼已久的三一重机暑期夏令营如期开营啦!这一次,来自全国200余位小朋友大朋友共同走进三一重机昆山产业园,加入这场充满科。
在汽车工业的严苛考场中,"三高"(高原、高寒、高温)极限测试是评估新车能否在极端苛刻环境下正常运行的重要标准。
7月25日,一队带着对电动化极高热情的客户走进宁乡三一起重机试验场,近距离体验了三一新款50吨增程式电动起重机STC500C5BEV。
7月26日-27日,三一应急侠项目首场进阶培训在三一重机昆山园区开展。该项目由三一基金会联合三一集团安委会。
谁说硬汉没有亲和力?谁说卡车不懂情绪?「三一重卡Q版表情包」正式上线!16款精心设计的动态表情解锁三一重卡的多面形态日常聊天,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