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更多

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及功能

2020-12-25 14:58:52

高空作业车的液压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系统、上下车互锁系统、下车支腿控制系统和上车控制系统。

动力系统

主要指主泵和应急泵。主泵根据不同系统可选择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包括定量柱塞泵、恒压泵和负载敏感式变量柱塞泵)。部分车型采用多回路多泵系统。

应急泵根据工况不同可选择手动泵、电动泵或其他动力泵,主要起到当主泵不能正常工作时,作为应急动力源应急收车的作用。

上下车互锁系统

下车支腿控制系统

下车支腿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水平支腿伸缩和垂直支腿伸缩,一般采用手动多路阀控制,每个支腿可单独可调,智能化车若要求自动伸缩则采用电磁阀控制。一般控制原理如下图

上车控制系统

上车控制系统是高空车的主要控制系统,包括臂架的起、落、伸、缩,转台回转,平台回转、平台调平,吊钩的升降等动作。根据复杂程度不同,上车控制系统可采用全液压控制、电磁开关阀控制和电液比例控制。下面对这三种控制方法及其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全液压控制

全液压控制是最基本的控制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可靠性高,结构紧凑,操作直观管路较多,布管难度较大,一般用于绝缘型高空作业车或控制动作较少的车型中。全液压控制一般采用两组手动多路换向阀并联,配以安全阀,单向阀,过载阀,补油阀等组合在起构成。

电磁开关阀控制

电磁开关阀控制是采用普通电磁换向阀组成的回路,进行压力和方向的控制,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位置灵活,但由于普通换向阀是开关型方向阀,不能对流量进行控制换向时冲击大,造成动作不稳,因此在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中很少采用。

电液比例控制电液比例控制通过调节流量,来控制各个动作的速度以保证动作的平稳性和微调性,流量调节可采用节流阀、比例流量阀、比例换向阀和负载敏感多路换向阀等。

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对液压阀的流量、方向等控制,来实现将工作平台举升到指定位置的控制;此外还包括一些辅助的功能如照明、通信、安全位置检测等。

微信扫一扫,小程序中看资讯
本篇稿件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自第三方网站转载,行业企业、终端用户投稿。若对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予回应并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84673349)。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高空作业车推荐

相关资讯

高空作业车基本原理

高空作业车是运载人员、工具和材料到工作现场并进行空中作业的专用车辆。高空作业车采用定型生产的汽车底盘作为行走机构,实现行走(转场)和运载功能。

2021-02-20

高空作业车安全作业注意事项全解

1、避免施工边沿手臂擦伤2、避免施工边沿对人体的挤压伤害,注意与建筑物保持距离,确保高处作业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

2021-01-04

高空作业车事故案例:长期不检修导致车辆线路短路

2007年大连某园林局的一辆高空作业车,在长时间使用下未进行线路检查与检修,车辆线路严重老化、导致在夏天高温暴晒下,线路短路导致车辆起火,发生了车辆自燃,幸好当。

2021-01-04

高空作业车事故案例:不按要求擅自修理造成的平台坠落

2005年,四川某企业在使用折叠臂20m高空作业车检修厂区道路路灯,在平台起升到约5m高时,因平衡拉杆断裂,作业平台失去水平,作业人员从作业平台中跌落,因作业人。

2021-01-04

高空作业车事故案例:违章使用导致臂架折断事故

2009年,北方某路灯公司在使用带有附加起重功能的高空作业车进行拔树,由于树比较大,最终导致高空作业车臂架折断,幸好未发生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近万元。

2021-01-04

高空作业车事故案例:高速行驶急转弯导致翻车事故

2010年8月,事故发生在江苏境内,一辆14m折叠臂高空作业车在路过道路转弯处时,未按照要求减速,作业车上装中心高度高,由于惯性作用,作业车发生了侧翻,车辆受损。

2021-01-04

高空作业车事故案例:支腿未伸展到位导致车辆倾翻

2013年1月,江苏省徐州市一家企业在使用18m伸缩臂高空作业车进行高空作业时,操作员自认为作业高度不高(大概几米),在支腿未完全伸展到位时,便进入工作斗进行举。

2021-01-04

高空作业车事故案例:限高装置导致车辆被卡

2010年6月,四川资阳市城区,一台9m折叠高空作业车在从市区主干道经过,道路上有2.5m的限高横杆,并设有清楚的警示标识。

2021-01-03

高空作业车事故案例:危险路段车速过快导致车辆碰撞

2012年3月9日,在济南市区二环东路与二环南路交界处附近,一辆高空作业车在高速行驶,驾驶员因对倾斜的大树限高通过估计不足,未减速情况下,致使驾驶的高空作业车撞。

2021-01-03

高空作业车事故案例:载荷超出平台外导致车辆倾翻

2005年9月,新华社记者王某借用一辆12m折臂式高空作业车进行高空拍摄,在随同一名专业操作人员共同登上高空车完成一组拍摄工作后,需要补拍几张,补拍时,操作人员。

2021-01-03
查看更多

今日头条

为您推荐

寻路

【寻路】美通筑机仇德胜:十八载栉风沐雨 守初心砥砺前行
【寻路】苏子孟:BICES 2019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寻路】王伟炎:国机重工品牌一体化锋芒凸显
更多寻路

中国路面机械网 © 200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