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法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工法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工程建设,它来源于工程实践,是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先进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并最终将其运用到新的工程实践中去,为工程建设服务。
工法的核心是工艺。在施工中用同样的材料、设备和管理,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会得到不同效果。
工法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建筑工法是将科技成果的具体应用方法形成文件,作为以后同类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具有实用性。同时它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工法有大小之分,可以是针对建筑群或单位工程的大系统,也可以是针对分部或分项工程这样的小系统,但无论大小,都必须是一个整体,具有系统性,系统工程原理方法同样适用于工法形成和管理。
工法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不能认为工法就是单纯的施工技术或施工方法。实际上工法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是用系统原理总结出来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技术,特别是一些大中型的工法,没有科学的组织管理是无法保证工法顺利的实施,或者实施以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在编写工法、实施工法时,必须是技术与管理并重。
工法是施工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自己编制或引进的通用性技术文件。但它不同于操作规程、工艺标准等企业标准;操作规程、工艺标准主要是操作者必须遵守的工艺程序、作业要点和质量标准,是施工员向作业班组作技术交底的内容;而工法是针对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综合配套的技术组织措施,是项目经理用作技术管理的内容。
2007年大连某园林局的一辆高空作业车,在长时间使用下未进行线路检查与检修,车辆线路严重老化、导致在夏天高温暴晒下,线路短路导致车辆起火,发生了车辆自燃,幸好当。
2005年,四川某企业在使用折叠臂20m高空作业车检修厂区道路路灯,在平台起升到约5m高时,因平衡拉杆断裂,作业平台失去水平,作业人员从作业平台中跌落,因作业人。
2009年,北方某路灯公司在使用带有附加起重功能的高空作业车进行拔树,由于树比较大,最终导致高空作业车臂架折断,幸好未发生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近万元。
2010年8月,事故发生在江苏境内,一辆14m折叠臂高空作业车在路过道路转弯处时,未按照要求减速,作业车上装中心高度高,由于惯性作用,作业车发生了侧翻,车辆受损。
2013年1月,江苏省徐州市一家企业在使用18m伸缩臂高空作业车进行高空作业时,操作员自认为作业高度不高(大概几米),在支腿未完全伸展到位时,便进入工作斗进行举。
2012年3月9日,在济南市区二环东路与二环南路交界处附近,一辆高空作业车在高速行驶,驾驶员因对倾斜的大树限高通过估计不足,未减速情况下,致使驾驶的高空作业车撞。
2005年9月,新华社记者王某借用一辆12m折臂式高空作业车进行高空拍摄,在随同一名专业操作人员共同登上高空车完成一组拍摄工作后,需要补拍几张,补拍时,操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