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诊断法,即客观诊断法,是指采用检测仪器和电子计算机系统等对高空作业车液压元件、液压系统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找出故障部位和原因。精密诊断法包括仪器仪表检测法、油液分析法、振动声学法、超声波检测法、计算机诊断专家系统等。
1、仪器仪表检测法
利用各种仪器仪表测定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液压元件的各项性能、参数(压力、流量、温度等),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判断故障所在。
2、油液分析法
根据资料介绍,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的故障约有70%是油液污染引起的,因而利用各种分析手段来鉴别油液中污染物的成分和含量,可以诊断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故障及液压油污染程度。
3、振动声学法
通过振动声学仪器对液压系统的振动和噪声进行检测,按照振动声学规律识别液压元件的磨损状况及其技术状态,在此基础上诊断故障的原因、部位、程度、性质和发展趋势等。
4、超声波检测法
应用超声波技术在液压元件壳体外和管壁外进行探测,以测量其内部的流量值。常用的方法有回波脉冲法和穿透传输法。
5、计算机诊断专家系统
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诊断系统能模拟故障专家的思维方式,运用已有的故障诊断的理论知识和专家的实践经验,对收集到的液压元件或液压系统故障信息进行推理分析并作出判断。以微处理器或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控制系统通常都具有故障自我诊断功能,工作过程中,控制器能不断地检测和判断各主要组成元件工作是否正常。一旦发生异常,控制器通常以故障码的形式向驾驶员指示故障部位,从而可方便准确地查出所出现的故障。
2007年大连某园林局的一辆高空作业车,在长时间使用下未进行线路检查与检修,车辆线路严重老化、导致在夏天高温暴晒下,线路短路导致车辆起火,发生了车辆自燃,幸好当。
2005年,四川某企业在使用折叠臂20m高空作业车检修厂区道路路灯,在平台起升到约5m高时,因平衡拉杆断裂,作业平台失去水平,作业人员从作业平台中跌落,因作业人。
2009年,北方某路灯公司在使用带有附加起重功能的高空作业车进行拔树,由于树比较大,最终导致高空作业车臂架折断,幸好未发生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近万元。
2010年8月,事故发生在江苏境内,一辆14m折叠臂高空作业车在路过道路转弯处时,未按照要求减速,作业车上装中心高度高,由于惯性作用,作业车发生了侧翻,车辆受损。
2013年1月,江苏省徐州市一家企业在使用18m伸缩臂高空作业车进行高空作业时,操作员自认为作业高度不高(大概几米),在支腿未完全伸展到位时,便进入工作斗进行举。
2012年3月9日,在济南市区二环东路与二环南路交界处附近,一辆高空作业车在高速行驶,驾驶员因对倾斜的大树限高通过估计不足,未减速情况下,致使驾驶的高空作业车撞。
2005年9月,新华社记者王某借用一辆12m折臂式高空作业车进行高空拍摄,在随同一名专业操作人员共同登上高空车完成一组拍摄工作后,需要补拍几张,补拍时,操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