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丝这样搓才会平顺,也会省力气。”
“找到支撑点后手就不会抖,焊缝才能均匀。”
在徐工铲运机械事业部薄板件分厂“焊接训练营”中,“营长”王蒙正在给参加技能训练的学员们示范科学的焊接手法和操作姿势。
训练营开营2年来,已经有34名学员通过训练提升了技能等级,其中9人获聘为企业焊接技师。
知耻后勇 潜心钻研提技能
2016年,铲运事业部组织开展了“打造金蓝领”焊接比武,自信满满的王蒙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
引弧、打底、焊接……为了打造出更为精美的焊缝,王蒙使出了浑身解数。比赛过程中因为焊接角度不合理,他的皮革手套被焊缝数百度的高温烤焦,虎口处也被烫出了一个水泡,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
虽然这一次王蒙没有取得名次,但是他从比赛中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同时鼓起了戒骄戒躁、苦练技能的勇气,这个伤疤也成了王蒙蜕变的最好见证。
对照10多项焊接比武评分表,王蒙趁着午间休息逐项分解训练、自评。晚上下了班抱着焊接工艺书研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焊接专业的工艺师。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和学习,王蒙在随后的事业部焊接技能比武中取得了铆焊技能竞赛的第一名,同年,成功通过国际焊工的资格考试。
创新思路 巧做工装提效率
焊接技能和理论知识不断提升的同时,也打开了王蒙创新的工作思路。去年5月,事业部实施了挡泥板自动化焊接项目。正值二季度大干,LW500KVX装载机产品上量使生产压力骤增,提高焊接生产效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实验,王蒙发现原焊接工装工序繁琐,缺少紧固装置,易造成偏焊,导致焊接效率不高。在充分思考后,王蒙提出,“取消人工点焊工序,加装紧固夹具,改进限位装置。同时,优化焊接程序,实现机器人100%焊接。”
经过验证,工装改进建议切实有效,王蒙按照设计图完成了工装的改进,并反复试验,不断实施优化改造,调整其精确性。新工装投入使用后,焊接效率提高近50%,合格率达100%。
扎根一线 授人以渔促提升
为青年员工快速成长铺就一条“快速路”,让生产线上更多的一线操作者提升实际操作技能,薄板件分厂焊接训练营应运而生。
凡学百艺,莫不有师。谁来负责培训和教学呢?王蒙的名字立刻浮现在了分厂领导的脑海中。同时,分厂严格制定了训练营的管理办法,并邀请徐工技师学院的老师定期指导和评审培训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训练营的成效。
每周3堂班后课,“雷打不动”。从0.8毫米的薄板,到5毫米以上中厚板的全位置焊接,从手弧焊,到气保焊、氩弧焊多种焊接方法的实操训练,从中级工,到高级工、技师,王蒙总是倾尽所能带着大家训练提升。
“焊工就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工种。”
这是王蒙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焊缝表面要美观,内在要无缺陷,掺不得半点假。”随着焊接训练营越办越有质量,王蒙“营长”的名号也是越叫越响亮。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办。大会集中展示大国工匠和广大职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
BICES 2025 开展首日专为解决新能源工程装备 补能难 而来的徐工HDS6000EV 纯电动移动换电车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作为针对新能源工程装备补。
近日,徐工起重智能制造基地内再度迎来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发运时刻。数列板车整装待发,即将驶向重大清洁能源项目。
近日,厦门补水工程攻坚正酣徐工XZ1600F水平定向钻机动力强劲、钻进精准单根钻杆施工仅需3分钟,日均进尺超百米以高效、稳定成为项目推进的。
9月23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启。
万里奔赴,因客户需求而启60座城市,3000台设备徐工走访团队怀揣着对客户的承诺与责任以定制维保+专项培训+运营优化组合拳护航环卫机械平稳。
近日,徐工集团与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Fortescue)在北京隆重举行绿色采矿设备解决方案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