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畔春色浓,农事引智焕新生。4月15日,西洞庭中联智慧农业(水稻)项目启动仪式在湖南省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隆重举行。该项目将充分利用西洞庭优质的水土环境,借助中联重科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实现水稻种植生产全程数字化,建成标杆性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为筑牢粮食安全防线、赋能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贡献力量。
常德市委书记杨懿文宣布项目启动;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贺丽君,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主任龚昕,常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罗先东,西洞庭管理区党委书记王启武等领导和中联重科董事长、CEO詹纯新,中联重科副总裁、中联农机董事长熊焰明,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等公司高管出席仪式。
△西洞庭中联智慧农业(水稻)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西洞庭中联智慧农业(水稻)项目位于全国有名的水稻农垦区,项目利用所在区域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大数据、物联互联、AI和智能制造的技术优势,以培育高档水稻、优质大米品牌为目标,打造集稻米生产、现代化农业服务、烘干冷藏、大米加工、检验检测、农产品电商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计划2021年建设300亩数字农业核心科研示范基地,2022年建设1万亩示范片,2023-2025年达到5万亩规模。
△活动现场,广大嘉宾观摩中联重科水稻抛秧机田间作业
水稻是我国三大主粮作物之一,是湖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中联重科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对水稻种植全过程进行了数据化、标准化、数字化创新应用,有力促进粮食稳产增产。
中联智慧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中联智慧农业通过‘天、空、地、人、农机’五位一体数据采集、模型分析,已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作业,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数量与品质,取得了粮食生产降本、增产、节肥、减药等明显效果。”据第三方检测结果,中联智慧农业应用于水稻种植较普通种植综合成本节约100-200元/亩,亩产增收14.3%,智慧大米品质指标高于一般大米。由此,中联智慧农业在西洞庭水稻项目落地将有力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增产。
据了解,目前中联重科正加速推动智慧农业在湖南的示范推广,除西洞庭中联智慧农业(水稻)项目外,还联合贺家山原种场打造了湖南智慧农业科研培训示范基地,沅江、大通湖等地的智慧农业示范项目也在陆续推进。
△活动现场展示的中联智慧农业数据采集设备及高端大马力拖拉机
中联重科副总裁、中联农机董事长熊焰明表示,“十四五”期间,中联重科将完成环洞庭湖区域的数字水稻种植国家级示范基地的建设,同时辐射水田种植其他区域,完成200-500万亩以上的智慧农业技术服务覆盖。随着项目的深入,公司将逐步打造湖南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为湖南未来农业生产提供全过程的大数据支持与服务。
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主任龚昕在讲话中指出,未来农业将朝着无人化、数字化、智慧化方向发展。西洞庭中联智慧农业(水稻)项目,既是落实中央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战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有益探索,也是湖南省、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希望各方创新思路,强化措施,优化服务,推动项目早日建成见效,打造智慧农业全新样板,为推动湖南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湖南新贡献。
中联重科董事长、CEO詹纯新在致辞中表示,中联重科对农业怀有深厚的情怀。西洞庭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联重科智慧农业发展再开新局。中联重科将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西洞庭建设一个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的智慧水稻产业园,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5年9月15日,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我国商业航天迎来历史性突破——天兵科技自主研发的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海上试车。
1热力全开!中联重科印尼国际工程机械展首日签约超2亿当地时间9月10日,印尼国际工程机械展在雅加达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中联重科携6大产。
9月9日至11日,省委书记沈晓明率湖南省代表团访问阿联酋,深入贯彻落实中阿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
近日,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系列化动力电池成功通过强制性国标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全部测试,成为行业首批满足新国。
近日,在中联重科德国子公司威尔伯特工厂,首台折臂式随车起重机成功下线并交付斯洛伐克客户,这标志着公司欧洲本地化战略取得又一重要进展。
近日,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在菲律宾批量交付当地大型矿区,数十台中大型挖掘机已顺利运抵东萨马省霍蒙洪岛镍矿项目工地,并得到客户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