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14600天。
1981年,19岁的李超满怀斗志加入徐工,从生产一线到营销先锋,从普通职工到优秀党员,他始终以“一根筋”精神钉在岗位上,把市场开拓摆在前头,把责任重担扛在肩上,为徐工高质量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从一个突破到另一个突破
2002年,西藏阿里昆莎机场批准建设,施工招标公告一出,全球工程机械巨头迅速云集阿里,在进口品牌备受追捧的年代,国内品牌几乎毫无胜算。
“我不信进口的产品就一定行,我们在产品交付、售后服务、性能提升等综合性价比上,更有本土优势。”时任徐工科技兰州办事处主任、竞标组长的李超带着团队克服高原反应,走上了海拔4274米的待建工地,收集了详实的施工工况、气候条件等资料,为研发团队攻克高原、高寒作业技术难题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针对性制定营销方案提供了重要支撑。
经过紧张筹备,徐工以最后一名进入评标环节。面对评标小组的质疑和刁难,李超临危不乱,详细讲解了徐工本土化的品牌优势、成套化的施工方案以及保姆式的售后服务,原本限定的5分钟时间,竟足足讲了45分钟,评标小组被深深折服了,最终徐工成功中标,总价值超3000万元。
时隔18年,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
“这一次竞标,我们是志在必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突破重围,在广东市场立足,才能让徐工品牌叫得响。”在广东某大型环卫公司的招标中,面对全球高端品牌的激烈竞争,李超和团队制定了符合性、专业化的营销方案,最终凭借品牌优势和完善的销售服务方案拿下了40余台产品订单,成为徐工装载机在该地区批量最大的一次销售,一举奠定了徐工装载机的市场地位。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2016年初,李超调任徐工装载机广东直营公司。一直以来,由于广东地区本土工程机械品牌众多,加之邻省工程机械品牌的强势竞争,徐工装载机始终处于市场的边缘,一度面临能否生存的严峻局面。
面对困境,李超与团队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变革探索,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求发展,三年上规模”的发展路径,并先后制定实施了资产财务、销售业务、岗位职责等35项管理制度,并设立总经理信箱,建立起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渠道,有效激发了员工融入团队、民主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徐工装载机在广东的保有量低,代理徐工,我的利润如何保证?”为了发展优质代理商,完善渠道建设,李超究竟吃了几次闭门羹自己也数不清了。经过深度思考和授权,李超和团队制定了“魅力徐工+品质徐工+价值徐工”的代理政策,在充分保证经销商收益的基础上,将风险将至最低。
经过不懈努力,5年间发展了一级二级代理商近10家,建成了竞争实力强劲、网点覆盖率高、高度认同徐工文化的营销网络体系。截至2020年底,徐工装载机广东区域市场占有率从五年前不足4%上升至20%,居行业第二位,其中多个地级市占有率稳居第一。
扎根徐工40载,今年李超收获了一枚象征着荣誉如金、初心弥红的五星年功纪念章。沉甸甸的年功章,是对他始终忠于徐工、奉献徐工的认可,更将激励着在营销战线上奋斗了二十二年的李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继续一步不松、一着不让地沉着应对,无畏前行。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办。大会集中展示大国工匠和广大职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
BICES 2025 开展首日专为解决新能源工程装备 补能难 而来的徐工HDS6000EV 纯电动移动换电车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作为针对新能源工程装备补。
近日,徐工起重智能制造基地内再度迎来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发运时刻。数列板车整装待发,即将驶向重大清洁能源项目。
近日,厦门补水工程攻坚正酣徐工XZ1600F水平定向钻机动力强劲、钻进精准单根钻杆施工仅需3分钟,日均进尺超百米以高效、稳定成为项目推进的。
9月23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启。
万里奔赴,因客户需求而启60座城市,3000台设备徐工走访团队怀揣着对客户的承诺与责任以定制维保+专项培训+运营优化组合拳护航环卫机械平稳。
近日,徐工集团与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Fortescue)在北京隆重举行绿色采矿设备解决方案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