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在英国KHL集团发布的全球装备制造行业重量级榜单《2021 Yellow Table》中,中联重科等三家中国企业占据了前五强三个席位。与欧美日行业发展相比,中国工程机械发展时间不过百年,成长速度、取得成就可谓巨大。而在这巨大的成就背后,则是一辈辈研发人员的高瞻远瞩的规划和脚踏实地的耕耘。本期《信物传承》即通过汽车起重机“统型图纸”一窥上世纪80年代我国8吨、12吨汽车起重机统型历程。
在中联重科档案室,珍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汽车起重机统型图纸。微微泛黄的纸页上精细描绘着设备各项数据。透过这些图纸,中联重科前身——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以下简称长沙建机院)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做出的担当与贡献,跃然纸上、历历在目。
△中联重科档案室展呈的80年代QY12汽车起重机统型图纸
60年代末和70年代左右,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近乎停滞,作为民用建设领域重要的设备——汽车起重机也不例外。等到了80年代,我国的起重机技术已经跟不上邻国的日韩发展水平,仅仅十几年时间,它们已经甩开了中国。
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春风化雨,广阔的民用市场对工程机械需求开始增多,对品种的要求日渐增长。逐渐增加的市场需求和落后单一的产品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为此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在开展技术引进,希望通过引进国外的已经成熟的技术,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国家提出了“引进、消化、吸收”的工程机械产业政策。汽车起重机领域也像其它工业领域一样,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引进。
当时,一大批企业引进了国外的先进产品和技术,改善了生产条件,建立了规模化的生产体系,产品的数量、品种得到了显著提升。1985年,英国的《金融时报》评价中国当时的技术引进“在全中国,即使是很小的工厂,也在寻找外国合资者,以帮助他们实现企业现代化。”
△上世纪80年代老式汽车起重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伴随着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和引进外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焕发了蓬勃发展的活力,汽车起重机等装备数量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提升,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但与此同时,装备配备不科学、不合理、不统型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影响了零配件供应、设备维修管理,降低了装备使用效果,制约了行业发展。
“统型”,成为当时中国汽车起重机等工程机械发展亟待破解的瓶颈。通过统型,对通用产品品种、规格和型号,应用以及需求量进行集中分析、研讨和优选,提出优选的产品品种和规格,制定产品的系列型谱及详细规范,提供给产、研、用等多方使用,以提升设计、制造、选型的效率,并综合促进行业发展。
8吨、12吨级产品是汽车起重机小吨位市场保有量最大的型号,使用工况多、作业范围广。同时,生产厂家也多,其统型工作需由行业最具话语权以及研发实力的机构来进行。当时,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路桥机械、城建环保和城市车辆5个研究所皆设于建设部长沙建机院,长沙建机院主要从事的也是包括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等领域的整机以及专用零部件的研究、开发、推广以及标准制修订工作,同时还开展行业活动和学术交流。无疑,8吨、12吨级产品的统型工作便交由长沙建机院承担。
对于刚刚起步、群雄并起的汽车起重机领域,组织统型设计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据当时负责12吨汽车起重机统型项目的相关研究员回忆,当时接到任务后,设计人员团队紧张投入到工作中,查阅大量文献,调研摸排数套设备,确定了提高装备“尺寸互换性、功能一致性、使用重复性”的总体思路,长期奔波于车间、实验室,加班加点,严谨认真开展统型设计,最终成功完成了国家赋予的重任。
1985年,长沙建机院联合多家单位,承担8吨汽车吊统型工作;1989年又承担了12吨汽车吊统型工作。在当时国家部委组织的汽车起重机统型鉴定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统型的8吨和12吨汽车起重机技术先进、布局合理、造型美观、整机重量轻,达到了国外八十年代初期的水平,可以投入批量生产。至此,由长沙建机院主导的汽车起重机等设备统型工作顺利完成,产品设计得到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性能得到提高,技术得到进步,加速了产品更新迭代,极大推动了行业的发展进步。8吨和12吨统型分别荣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
△中联重科2021年推出的节能型12吨汽车起重机
统型工作作为汽车起重机发展的关键步伐,正是一辈辈工程机械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一步步地积累,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向现代化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1980年-2000年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创新建立了我国自己的起重机技术。再历经2001年-2010年的技术大力发展;2011年后,我国起重机已经阔步在世界的舞台。尤其是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QAY2000全地面起重机在中联重科下线,标志着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打破国外长期以来对超大吨位的垄断格局,世界为之侧目。进入2020年,中联重科已成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起重机械制造商。
昔日落后于日韩,更赶不上欧美国家的发展,40年光阴流转,包括汽车起重机在内的国产工程机械却已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飞跃。
一叠叠“统型图纸”,见证了长沙建机院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激励着中联重科始终不忘科技研发初心、牢记产业报国使命,在代表中国装备制造业不断走向全球领先的征程上扬帆远航,走向更加辉煌的彼岸。
9月23日,以高端绿色,智慧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以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
增信赋能 向新启航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召开上半年生产经营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中交变化怎么看、中交当前。
9月23日,铁建重工举办2025年度劳动竞赛成果暨优秀质量改进成果发表大会,铁建重工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胡斌及技术、质量、生产等领域12位专。
9月24日,中国铁建掘进机AI大模型联合体筹建启动会在铁建重工召开,中国铁建高端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铁四院、中铁十八局、湖南大学和天津。
9月24日,晋工新能源出海再传捷报——中东产油国历史大单电动工程机械订单持续交付中,新一批电动装载机火热集结,奔赴中东市场。
9月25日,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康明斯)无障碍环境建设顺利通过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无障碍环境三星级认证,。
2025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来自不同制造商的机械设备和康明斯产品同步亮相生动呈现了在能源技术领域的多元布局不仅在传统动力技术上持续优化也。
近日,徐工起重智能制造基地内再度迎来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发运时刻。数列板车整装待发,即将驶向重大清洁能源项目。
近日,厦门补水工程攻坚正酣徐工XZ1600F水平定向钻机动力强劲、钻进精准单根钻杆施工仅需3分钟,日均进尺超百米以高效、稳定成为项目推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