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三一筑工组织的“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工业化生产技术”科技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评价委员会对该技术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认为其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评价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李国强等专家学者组成。三一集团总裁、三一筑工董事长唐修国,三一筑工总经理马荣全,山东万斯达董事长张波等出席会议。
据悉,该技术体系由三一筑工和山东万斯达联合研发,适用于框架、框剪、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等结构形式的地上及地下建筑,具有快速施工、增加建筑净高、减少埋深等优势,在大跨度、重荷载结构中优势明显。
目前,该技术体系共获得授权150余项,并在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外高桥邮轮平台等项目应用,应用建筑面积已达到1000万平方米,遍布北京、上海、天津、湖南等省市。
在技术创新层面,评价委员会认为:“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工业化生产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SPCS墙柱和钢管桁架预应力叠合梁板系列成套装备及生产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该成果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广阔的应用场景,也得到了评价委员会的一致认可。周绪红院士表示,这一技术体系绿色低碳,“是一个很好的结构体系。”
研讨会上,唐修国表示,建筑业从传统施工,通过建筑工业化,迈向智能建造,是必经之路,更是大势所趋,三一筑工希望通过这一创新的技术体系,为行业提供“更好更快更挣钱”的整体方案,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新华网、光明网、《科技日报》、《中国日报》、建筑杂志社、预制建筑网等十余家媒体参加了本次发布活动。
八月流金,秋意初起。经过春的播种,夏的浇灌,泵路事业部运营平台的精益之树已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暑气蒸腾,盛夏已至,在物流、港口、钢铁、冶金等高温作业场景中,电动叉车普遍面临严峻挑战:电机和电控系统因长时间高温运行易引发过热保。
7月29日-30日,三一重卡召开电动化供应商服务大会,携手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绿控传动、朗高电机、汇川电控、三环车桥、方盛车桥。
7月30日至8月2日,三一集团2025年电智产品和绿色成套设备规划评审及重工研发半年度会议在张家界琵琶溪宾馆成功举办。
储能行业规模加速扩张,三一作为最早为储能集装箱定制吊装方案的企业,凭借高效率、低能耗、高安全、高舒适成为储能行业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