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铁建重工召开2020年度奖励表彰大会,铁建重工403名在科技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分享了5393万元薪酬奖励,较2019年5384万元,获奖人数和奖励金额均创下企业历史新高。其中,科技激励薪酬获奖人数308人,占比76.43%;科技激励薪酬奖励总额4443万元,占比82.38%,凸显出科技创新的重要位置。
众多媒体报道铁建重工重奖科技人员
通过重奖在科技创新、产品开发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铁建重工有效激发了员工的科技创新热情,进一步实施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表彰大会现场
本次表彰,有5位技术专家分别获得最高40万元的科技薪酬奖励。据介绍,重奖之下,有的科技人员的工资绩效加上薪酬奖励,年收入超过百万元。截至目前,铁建重工薪酬激励奖励总额约为1.76亿元,共1828人次获奖。
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香在表彰大会讲话,鼓励获奖人员继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岗位上再创佳绩、再立新功;号召全体职工对标先进,追赶超越,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
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香讲话
铁建重工从2009年开始,铁建重工在正常发放工资绩效的基础上,每年从批准的薪酬总额中拿出数千万元,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使之成为企业机制创新的一项重要成果。
站上领奖台的获奖人员锐意创新、精益求精,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拼搏,跑出加速度、干出新高度,为铁建重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等做出了突出贡献。
现场颁奖
人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铁建重工重视科技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人才待遇,不断强化鼓励进取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积极探索适合创新发展的绩效考核方式,通过打破传统薪酬框架束缚,建立起一项独具特色的薪酬激励机制,蓄积了开展科研项目,攻关“卡脖子”和高精尖技术的动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铁建重工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聚力自主创新,推行“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建立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强大的研发团队,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成功研发一系列填补行业空白产品,推动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获奖人员合影
重奖科创人才,创新水涨船高。近年来,在国内外地下工程装备领域的“首台”设备、“首创”技术,在铁建重工不断涌现。自主研制的长距离大坡度双模式斜井岩石隧道掘进机、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永磁同步驱动土压平衡盾构机和护盾式掘锚机等产品,以及聚力攻克的“导向姿态测量精度”“长寿命刀座技术”“电液混合驱动控制技术”“泥水高效环流技术”“冷冻刀盘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隧道掘进机等高端地下工程装备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成为行业引领者。
今年以来,铁建重工锚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开创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制造敏捷化、施工过程智能化、产品服务专业化新局面。
目前,铁建重工建起智能互联装备协同管理平台,实现钻爆法隧道成套装备智能化,构建盾构机九大智能控制系统,打造出一系列超级地下工程装备,为超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4月14日,铁建重工党委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2025年第5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原原本本学习领悟习。
近日,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发的岩石隧道掘进机(TBM)自动巡航系统,在北山实验室工程北山1号成功应用。
4月9日,在长江入海口的南通海门,由铁建重工、中铁十四局和铁四院共同打造的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始发掘进,标志着目前世界最。
近日,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在波兰利马诺瓦-克莱恰尼(Limanowa-Kleczany)隧道项目始发,标志着铁建重工首台出口波兰市场的。
会议现场4月7日,铁建重工召开人力资源系列制度讲解宣贯会,宣布基于丛林法则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做出重要修订。
4月7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建筑设备博览会(bauma 2025)开幕,铁建重工携高端装备制造与服。
在迈向世界一流现代化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新征程中,铁建重工服务人员身穿红色工装,走遍全球各个项目,践行着产品全生。
4月2日,铁建重工与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合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中煤矿建集团党委书记。
4月7日全球最大规模的工程机械展——2025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建筑设备博览会(bauma 2025)。
3月28日晚间,铁建重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 4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 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