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是目前全球制造业的主流提升方向,自1978年日本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智能建筑机器人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国外智能化装备研发技术日趋成熟。
较为典型的智能建筑装备可分为两大类:路桥建筑装备和房屋建筑装备。在路桥建筑方面,智能化设备主要分为压实、摊铺、挖掘和检测设备等。
国内路面工程施工领域更多是在智能检测方面,包括压实度检测、智能平整度检测等,然后通过检测结果来反馈至施工方调整施工工艺,但在智能化施工方面多年处于沉寂状态。
近两年得益于国家对“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要求及国内各主要机械制造厂商的专注研究和大力推动,国内路面工程施工的智能化、数字化、无人化推动工作进展迅速。
国内路面智能化施工领域现状
国内关于路面工程智能化施工的研究还处于试验阶段,暂未大规模的投产。各大机械制造公司及配套的产业链供应商均投入了较高的研发费用,一些实力较强的路面施工单位也对智能化施工充满期待,供需两方共同发力,智能化路面施工领域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总的来说,造成国内路面智能化施工转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1
工人资源的严重不足
传统的路面施工行业是典型的人力密集型产业,随着全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各地的建筑市场均获得了大量的政策性支持。
自1998年国家开放房地产市场以来,整个建筑行业已经持续了一个足足20年的高速发展-扩张期,正好消耗了1950-1980这30年国家“婴儿潮”所产生的人口红利。但随着1980年后出生人口的减少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开始逃离辛苦的建筑业。
目前各个施工企业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工人的不足,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全国的工地上的主要劳动力多是40-60岁的中老年人,年轻的壮劳力非常少,且近年来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作为体量小、产值低但工人需求量大的路面施工行业,工人资源更是存在巨大的缺口,这也就导致了各路面施工企业对智能化、无人化施工的强烈需求。
02
传统制造业的弯道超车
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是随着建筑市场的壮大同步进行的,以三一、徐工、中联等一批国内优秀的工程机械制造公司为代表,在近十年来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三一集团更是入驻了世界五百强企业,代表着中国最顶尖的工程机械制造水平。
但同时需深刻的认识到,国内机械制造行业的普遍水平是低于德、美、日等老牌工业强国的,一方面是国外长达200年的工业积累,各类技术人才、制造经验均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短时间内想要一蹴而就的超越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是受制于建筑业这个需方市场的限制,多是依赖经验和对传统工艺的改进提升,对新机械、新方法的需求并不强烈。
这就导致国内机械制造业更多是集中于对国外同类的模仿和改造方面,虽然可以通过性价比争夺市场,但也容易受到国外企业的技术压制,国内的机械制造公司想要在技术水平上实现弯道超车,无人化、智能化机械施工则是最合适的赛车道。
一方面是路面工程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是夕阳产业,对方的研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国内受劳动力不足导致的需方需求,给无人化、智能化机械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因此众多国内机械制造公司都摩拳擦掌,希望毕其功于一役,通过无人化施工这个赛道一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国内路面智能化施工领域的展望
《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明确了“中国制造”要向“中国智造”转型,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提高制造业的科技附加值。因此,传统的施工行业的引入智能化手段是符合国家大环境要求的,其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对于路面智能化施工,未来的发展方向会体现在以下几个具体方面:
一是建立成套无人化产品和数字化施工体系。即通过云平台与成套无人化设备相结合,实现无人加工、无人运输、无人摊压施工、无人验收的全流程数字化的管理。
二是建立施工大数据库。通过智能化云平台收集各类工况下的施工数据,并根据施工质检反馈结果,建立区域性的施工参数、机械参数、实验配比等关键数据库,在同类施工时可直接参照经验数据作为初始参数,减少常规施工中反复试验所需的时间和材料投入。
三是精细的远程控制。利用云平台与中央处理器,实现“千里之外”解决现场机械的运转、调度、控制等一系列问题,达到“一人在线,十地动工”的效果。
7月25日,一队带着对电动化极高热情的客户走进宁乡三一起重机试验场,近距离体验了三一新款50吨增程式电动起重机STC500C5BEV。
7月26日-27日,三一应急侠项目首场进阶培训在三一重机昆山园区开展。该项目由三一基金会联合三一集团安委会。
谁说硬汉没有亲和力?谁说卡车不懂情绪?「三一重卡Q版表情包」正式上线!16款精心设计的动态表情解锁三一重卡的多面形态日常聊天,点亮。
《绿色快递零碳宣言》以全球视野和创新科技为引领,秉持零碳运营理念,强化快递干线运输效能,打造优质、高效、智能、安全的物流方案,连接。
说到电动起重机,很多人下意识是能省多少油?省的油钱多久能补回增加的购机成本。但对张杰这样的电车老玩家来说,却有着更深的思考。
元旦深夜,刺耳的电话铃声划破宁静——200公里外工地设备突发故障。窗外暴雪封路,舒奔却已利落地收拾好工具。
吕岳磊 国际服务帮扶经理只要客户需要,我们的‘北京时间’可以永远是‘服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