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大智移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建设数字湖南、数字政府、数字社会,让数字文明造福全省人民。红网时刻推出《数字湖南》系列报道,以微纪录片的方式沉入数字化生活现场,聚焦数字家庭、数字港口、数字街道、数字车间、数字大棚、数字工地等,感受最火热的数字生活。
从原料配件变成一台剪叉式高空作业机械,需要多长时间?
中联重科的答案是:12分钟。
“在我们这,每条生产线平均每12分钟下线一台产品,年产可达到 2.7 万台。”中联重科高机智能工厂结构线小剪叉班班长张俊介绍,得益于生产线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这个效率是过去的20倍。
生产线自动进料切割
张俊所说的生产线全称是覆盖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生产全工序智能化流水线,属于坐落在长沙市望城区的中联重科高机智能工厂,这是全国第一座高空作业机械制造智能工厂,拥有国内首条全工序联动的剪叉智能生产线,结构线、涂装线、装配线这三大作业线全部实现了高度自动化。
生产从结构线开始。一根根钢材被AGV智能输送车搬到自动进料机器前,经切割机器人切割完成尺寸定型,再由工人配合设备完成初步点焊定位,组成剪叉式高空作业机械车的支撑臂便就有了雏形。
“切割机器人的精度能控制在0.25mm以内,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可靠性得以大幅提升。”张俊说。
切割机器人
有了雏形后,配件来到智能工厂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环节——自动焊接。35台机器人和9套智能化搬运设备精密配合、持续作业,实现高效、高质、绿色生产。
传统的焊接环节,工人们一手持焊接器,一手持遮光罩,伴随“滋啦”声响,烟雾缭绕。而在智能工厂,只有机器臂在流畅运作。
但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张俊在检查成品时,还是提出了一个小问题:“焊接不光要质量,还要好看,你看这个焊缝,就不太美观,可以通过调试机器让‘工友’焊得更好看一点。”
由焊接机器人和智能搬运设备组成自动焊接流水作业线
焊接完成后,配件将由AGV智能输送车送往涂装线,进行全自动化涂装。再经工厂内的EMS空中输送线,自动来到装配线,在工人操作下由机器完成组装。
在智能工厂,每样工件都拥有一枚小小的电子“身份证”,解读器读取信息后,可实现对工件的快速识别和智能追踪,并将指令第一时间下达给机器人、AGV智能输送车、EMS空中输送线等,由此物料和配件得以实现零误差的精准配送。
装配好的剪叉式高空作业机械在厂内进行调试
张俊介绍,智能工厂的重点不是自动化,而在于统一、敏锐的“智慧大脑”。通过信息化运营管控平台,中联重科对生产计划、工艺、质量、设备、人员等进行智能化管理。质量控制被嵌入生产全流程,这里的产品合格率可达 100%,并实现了每台产品、每道工序的质量可追溯。
从智能工厂生产的高空作业机械设备,应用了现代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加装了人工智能的“大脑”,能够实现智能故障报警诊断并提供安全预警,受到了全球市场的青睐,已畅销60多个国家。(本文来自红网时刻)
近日,由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行业首创、国际领先的新能源牵张成套设备,在湖南株洲横店村~枫林(官庄)110kV线路工程中实现首次应用,这标。
狭窄乡镇道路通行困难、燃油成本居高不下、噪音扰民限制施工时间、复杂路况存在安全隐患……传统燃油搅拌车面临诸多挑战,中联重科全新推出。
近日,在济南黄河大道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多台中联重科泵车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设备涵盖70米、63米。
8月26日,中联重科副总裁黄群率队赴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考察访问,并出席由宽城县人民政府组织的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座谈会。
8月27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芙一行到中联智慧产业城考察交流,湖南省副省长王俊寿等陪同考察。
8月27日,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率队赴北京中国华能总部访问华能煤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华能总工程师,煤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银龙举行座谈。
8月25日,《证券时报》头版刊发《中国工程机械智能化进阶 无人工地照进现实》文章,以中联重科打造的行业首个绿色智慧工地为典型案例,展。
近日,作为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出海的明星产品,50吨级挖掘机ZE500G以卓越性能征服西班牙客户,成功实现交付。
2025年8月18日,中联重科与韩国大宇建设(Daewoo E&C)在长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深化国际工程建设领域合作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