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央视《朝闻天下》推出的特别栏目“卓越工程师·单增海:钢铁重器挺起装备制造业脊梁”开播。节目聚焦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单增海自主研发不断攻克技术壁垒,引领起重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卓越事迹,进行了长达3分36秒的深度报道,动态展现中国制造的发展现状以及创新实力。
超级移动起重机被工程装备行业公认为是科技含量最高、研发难度最大的产品之一,被誉为世界工程机械技术“珠峰之顶”。
画面中的这台庞然大物,是目前全球最大吨位的全地面起重机,具有重载转场、安全控制、精准操控等特点。它可以在140米的高空擎起148吨的重物,刷新全球轮式起重机的吊装极限。这台车的总设计师,正是单增海。
谈及自主研发,单增海在节目中表示,在十几年以前,中国的风电吊装市场上基本是清一色的进口产品,十年的时间,我们现在再到风电场上去看一下,中国的各个大型风电吊装现场,全部是中国装备。
缺少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成为制约国产起重机发展的关键。2000年,徐工将突破点瞄准了当时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市场主流机型——全地面25吨起重机。那时,28岁的单增海承担起这项任务。
“从原理开始,从零部件的开发,到不断地试验,反反复复地攻克,最终实现了这一技术。我们也认识到,必须要通过关键技术能力的建设,关键技术的研发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单增海和团队的努力下,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地面起重机成功下线,由此拉开了我国全地面起重机自主研发的序幕。在不断攻克技术壁垒的过程中,起重机控制器的研发最为艰难。
单增海坦言,“控制系统是整个设备的关键技术承载的部件,在2015年之前,我们控制系统的软件硬件,整个全套系统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也是我们跟国外设备的重大技术差距之一。”
完全依赖进口,大部分利润都被国外企业所赚走的同时,产品开发周期和成本都受到严重制约。
“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成立了控制研究所来攻关解决控制系统的技术。经过一段时间攻关,我们把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应用层软件、架构层软件完全实现了自主开发。”单增海表示,不仅掌握了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并且控制系统的成本下降了60%,供货周期缩短一半以上。
在单增海的带领下,徐工起重机领域不断实现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突破。2021年11月,徐工下线首款自主化生产的百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不止在产品方面有突破,单增海作为项目负责人发起了国际标准《起重机安全使用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制定。该标准是中国主导制定的首个流动式起重机领域产品技术类国际标准,打破欧美在安全类流动式起重机标准的长期垄断,增强了中国起重机行业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我相信通过我们每一小步的进步,终将汇聚成中国制造的一大步提升。”在单增海看来,他们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之中,逐渐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局部的超越。每一步的跨越,都是从0到1的突破。
为民族“起重”
为大国“举力”
给踔厉奋发的徐工人点赞!
近日,徐工集团与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Fortescue)在北京隆重举行绿色采矿设备解决方案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重磅认证,来了!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关于开展2025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的通知》徐工凭借装载机全价值链运营增值制造智能工厂。
当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吹响绿色转型号角徐工正以硬核实力定义未来!聚焦绿色化、智能化、大吨位徐工携三款新能源装载机代表机型再次亮相BICES。
9月23日,徐工认证二手机首批特约维修整备中心授牌活动在BICES 2025北京展顺利举办,这是徐工在构建标准化、专业化、可信化二手机维修整备。
9月23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启。
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
聚焦BICES 2025,钢铁巨擘们整齐列阵、尽显硬核气场。徐工以绿焕新能智赢未来为主题,携35款新能源重器连续第十七届赴约。
9月23日,备受行业瞩目的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盛大开幕。作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军企业,此次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