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了,一场浓雾不期而遇
河南柘城风场
“擎风三号”XCA1800
犹如一把利剑
剑尖挑百吨
穿云破雾,直抵“靶心”
上演一场精彩的“凌空对接”
精度之战 落子无悔
浓雾之下,河北成成伟业近30余人的团队井然有序,指挥若定。
这座金风4.0MW风机,每片扇叶23.5吨,加上叶轮的重量,总重量达到130.5吨。扇叶长81m,展开直径160m,架设高度超过140m。不管是容量、体积、重量,这都是当前主流、前沿的风机配置。
越是超大风轮、超大容量的风机,越需要更大载荷和更高安装高度的起重装备。而额定“140米吊重148吨”的XCA1800俨然为更高更大的风电而生。
首台首吊,挑战丛生。最大18m/s的疾风,XCA1800强悍、稳定的性能,保证了其在“抢风口”争分夺秒,刷新效率记录。
XCA1800将三片叶轮依次组装好,再由地面平放状态,再到成功对接完成,全程用时7小时。在大雾干扰下仅用8分钟对接成功,并用3小时将里外200余颗螺栓全部紧固安装到位,完美实现140米高度,20米幅度,吊重130.5吨的极限施工。
聚力天地间,重装夺巧工。1800吨全地面起重机吊起近百吨风机进行安装时,误差控制在1毫米,就好比大象身上不能出现一只蚂蚁腿大小的误差。
方寸之间 无限乾坤
两平方米,双操纵杆,百吨重物,毫米级的移动距离......有着20余年起重机操作经验,国内为数不多接连操作过徐工王牌千吨级XCA1200、XCA1600的苏朝彬师傅静坐于操纵室。
雾下霞光万丈,雾上暗流涌动。面对这次非同寻常的吊装任务,百米高空的顶部机舱“指挥部”绷紧了神经。几平米的机舱内,操作和指挥的“双向奔赴”,成为这场“盲吊”高效率实施的关键。
这场极限吊装的背后,依然有徐工首装首吊团队的付出,这支从技术到制造到生产组成的精兵强干,全程驻场跟踪,随时应对任何突发情况,保证了吊装安全进行。
穿过云和雾
看大地温暖的浮现
为大国工匠点赞
为大国重器点赞
8月7日,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东升带队到访中铁十八局,与中铁十八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广天举行会谈。
在铁路建设的土方施工环节诸多难题长期制约着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徐工智慧施工技术凭借创新的3D 推土、3D 平地、3D 铣刨等前沿技术为这些棘。
酷暑盛夏 烈日炙烤在铲运事业部各体系都有这么一些炎值担当他们顶着烈日、迎着热浪用坚守诠释责任用实干保障进度继续书写着盛夏里铲运人的。
各位摄影发烧友们,久等啦!砼行・光影铸山河徐工施维英第五届全球摄影大赛投票环节已经画上圆满句号自7月开赛以来陆续收到国内外近百幅优。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正式公示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拟认定技术产品名单徐工以3项首台(套)装备12项两新技术产品的亮眼成绩展现出强大的创。
家人们!前方高能!猜猜看是谁家的小钢炮又双叒组团奔赴高端市场作业一线啦?没错,就是咱徐工!数十台XC908HST静液压小装整装待发为欧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