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直以来,中联重科都是行业科技创新的佼佼者,更是不断突破的先行者。作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单位,中联重科综合实力始终保持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其创新实力和研发水平可见一斑。本期《中联“知”多少》聚焦一项发明,这项使中联重科荣获2021年中国金奖,以此窥探中联重科科研实力的冰山一角。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奖名单中,中联重科的一项发明荣获中国金奖。专家评价称,该技术的突破与实施,解决了制约工程机械超大型化的核心技术瓶颈,支撑了中国工程机械迈向全球领先,为我国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高地奠定了基础。
△中联重科发明第三次荣获中国金奖
这项技术就是中联重科为权人的发明“臂架振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系统以及工程机械(ZL201310642578.2)”,是大型工程机械精准就位、高效、平稳施工的关键技术,可以让设备实现“作业稳、就位准、运行快”。
“我们依托行业唯一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引进优秀专家人才,组建了强大的研发团队。经过4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发明了该臂架减振技术,实现了工程机械长臂架的精准、高效、平稳主动减振控制”,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中联重科起重机正在进行风电吊装
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核电、风电等重大工程建设、消防应急救援中的起重机、泵车、高空作业、消防车等各类产品。“华龙一号”核电站等战略工程中的大型起重机上就应用了此技术,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此外,在国庆70周年阅兵、朱日和沙场大阅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重大事件的直播中,也展现出应用该技术的臂架设备“稳如泰山”的强大性能。
△中联重科设备助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
据了解,该臂架减振技术发明是由中联重科副总裁、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院院长付玲博士牵头的振动控制研发团队于2013年取得的突破。由于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在国家战略工程和重大事件中贡献卓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还大大提升了相关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推动实现了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及工程起重机全球销量第一,混凝土泵送机械全球数一数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中联重科3200吨履带吊助力“华龙一号”穹顶吊装
实际上,这已经是中联重科第三次斩获中国金奖。作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单位,截至目前,中联重科累计申请12278件,其中发明4777件,有效发明数量位居机械设备行业第一,综合实力位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中联重科将继续保持敢想敢做、敢打敢拼的闯劲,物我两忘、穷究不舍的钻劲,在巅峰突破,在无人区探索,不断创新科技成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8月18日,中联重科与韩国大宇建设(Daewoo E&C)在长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深化国际工程建设领域合作达成共识。
连云港布里斯托尔港近日,由连云港驶向英国布里斯托尔港的货轮缓缓离岸,在这艘货轮中装载着中联重科智能高机全球最高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ZT。
近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拟认定名单》,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90米登高平台消防车成功入选。
近年来,在新国九条市值管理指引以及现金分红新规等政策引导下,提高投资者回报已成为上市公司的必修课,我国资本市场也由此进入重回报的新。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智能更智能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顶尖智慧与前沿。
8月5日,在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中联重科ZCC89000超大型起重设备完成了英奇角(Inch Cape)欧洲海上风电项目JK1导管架底段首吊。
近日,中联重科布拉坎仓储中心开业仪式在菲律宾布拉坎省举行。开业后,该网点成为中联重科在菲律宾最大网点,定位为主仓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