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应该如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与“一带一路”各国的务实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上,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企业要进一步本土化,尊重当地的规则,深入和当地的文化融合,实现合作共赢。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亮相“委员通道”接受采访
詹纯新表示, “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繁荣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也为企业合作共赢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企业,詹纯新分享了中联重科近年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成绩、做法和体会。
詹纯新介绍道,“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了多个研发制造基地和贸易平台,我们的产品覆盖了沿线87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产品在当地为各种工程服务,有的是水电、核电、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工程,有的是商业、文化类的标志性工程。比如,孟加拉国的梦想之桥、斯里兰卡的南亚第一高楼、埃及的非洲第一高楼等等。
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联重科以本土化经营创造了共赢局面,受到了海外各界的赞赏。
据詹纯新介绍,公司先后并购了6家海外企业。并购过程中,公司既讲包容、又讲规则,既讲责任、又讲效益,既讲相对独立、又讲管理的统一。按照这个原则,中联重科对并购的企业,没有裁员、没有更替管理团队,甚至没有派管理者。但是,大到企业的战略预算,小到文具纸张的成本,都纳入了中联重科管理体系中,运行有序、规范。目前,这些被并购的企业发展良好。
“2021年海外新冠疫情严重,但是我们并购的主要企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它们为当地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工商界的高度认同。这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
詹纯新委员结合中联重科的实践经验表示,“我们认识到,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在‘一带一路’上与各国的务实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进一步本土化,尊重当地的规则,深入和当地的文化融合,共同面向未来!”
5月16日,正值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期间,中联重科全球最高216米风电动臂塔机LW2800A-200NA在常德正式发布。
5月16日,由中国工程机械杂志社联合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主办的2025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长沙论坛成功举办,来自全球的与会代表共同探讨工。
超百款匠心精品集结亮相,引爆人气一起首日云打卡!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中联重科室外&室内展区……你最喜欢本届长沙展上哪一款中。
5月15日,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超高关注。
嘀——,一声鸣笛后,数台无人驾驶的混动矿卡自主规划路径、自适应装载、自动避障,抵达卸载区后自动排土。
5月12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中联重科展区,作为本次长沙展中最高、最大的设备,中联重科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已经高高耸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