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德本咨询联合发布2021中国智能制造50强排行榜。其中,中联重科凭借“工程机械先进制造智慧智能”成功入选。
△中联重科成功入选2021中国智能制造50强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成为企业抢占发展机遇的制高点和主攻方向。近年来,中联重科运用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产更智能
2021年,中联智慧产业城首开挖掘机园区中大挖装配智能产线建成投产,“挖掘机械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中联智慧产业城的各产品线主机园区及关键零部件园区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这座总占地面积超10000亩,总投资约1000亿元的产业城,将“看得见的智慧”和“看不见的智慧”相融合,汇聚300条智能产线,600多项产线技术,建成后将形成以4大主机园区、4大关键零部件中心和8大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个国际标准秘书处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成为全球领先的高效之厂、生态之园、智慧之城。
△中联智慧产业城建设正如火如荼
此外,中联重科塔机智能工厂全面开园投产,进一步夯实了塔机全球第一的产业基础;还有常德关键液压元器件(液压阀)智能产业园全面建成投产,搅拌车智能工厂开园投产;高端液压油缸、工程车桥、农机常德及马鞍山基础施工机械等智能制造园区也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中联重科智能制造已经由主机产品向关键零部件生产覆盖,逐步驶入发展快车道。
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持续推进了涵盖全制造流程150余项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技术在智能产线落地应用,完成56项全流程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在智能产线成功搭载,加速制造环节智能化升级换代,其中25项先进技术为行业首创,全面推动公司智能化引领行业发展。”
△中联重科沅江搅拌车智能工厂的智能产线
产品有智慧
在工业互联网的背景下,中联重科在全行业率先提出“产品在网上、数据在云上、服务在掌上”的战略方针,以产品智能化为突破口,全面聚焦产品智能化,让机械设备“能感知、有大脑、会思考”,实现机械的“自诊断、自调整和自适应”,不断推进智能制造。当前,中联重科产品4.0工程已经迈入4.0A创新工程新阶段,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目前,中联重科已推出400余款智能化产品,并正加速由单机智能向人机协同、机群协同、智慧工地转变。
△中联重科智能挖掘机器人正在跟随指令动作
以基于人机协同的智能挖掘机器人为例,该产品应用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技术、无人驾驶等先进技术,不仅能和操作人员交流互动、自动作业,还能够看得懂手势指令、听得懂语音指令、自动精准执行动作。作业时,智能挖掘机器人把施工场景及任务的三维模型输入到挖掘机的智慧脑进行全局分析,并自动行驶到目标点、自动作业。对于复杂施工任务,操作人员可以用自己的手臂动作和语音控制进行引导,挖掘机就能跟随手臂动作,精准作业,甚至实现一人操控多台智能装备协同作业。
智能园区、智能工厂、智能产线建设相继落地,智造技术转化应用,智能化产品不断涌现,中联重科正立足工业本质,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面转型升级,以先进之姿引领行业未来发展。
近日,由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行业首创、国际领先的新能源牵张成套设备,在湖南株洲横店村~枫林(官庄)110kV线路工程中实现首次应用,这标。
狭窄乡镇道路通行困难、燃油成本居高不下、噪音扰民限制施工时间、复杂路况存在安全隐患……传统燃油搅拌车面临诸多挑战,中联重科全新推出。
近日,在济南黄河大道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多台中联重科泵车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设备涵盖70米、63米。
8月26日,中联重科副总裁黄群率队赴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考察访问,并出席由宽城县人民政府组织的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座谈会。
8月27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芙一行到中联智慧产业城考察交流,湖南省副省长王俊寿等陪同考察。
8月27日,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率队赴北京中国华能总部访问华能煤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华能总工程师,煤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银龙举行座谈。
8月25日,《证券时报》头版刊发《中国工程机械智能化进阶 无人工地照进现实》文章,以中联重科打造的行业首个绿色智慧工地为典型案例,展。
近日,作为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出海的明星产品,50吨级挖掘机ZE500G以卓越性能征服西班牙客户,成功实现交付。
2025年8月18日,中联重科与韩国大宇建设(Daewoo E&C)在长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深化国际工程建设领域合作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