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刊发专题文章《我们的新时代 |“我们是数字时代智能制造的先行者”》。报道认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以申梓煜、许化龙为代表的成长足迹是新一代装备制造业工人追求“工匠精神”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
翻阅报道,新时代徐工“数字工匠”奋起直追的火热气息扑面而来——
申梓煜、许化龙正在认真训练
“终于没有辜负大家,也没有辜负自己!”面对记者,23岁的申梓煜感慨道。
在去年12月落幕的第四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中,申梓煜与大他10岁的搭档许化龙,连续5个小时零失误完成比赛,最终拿下了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系统应用技术项目冠军。这也让入职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挖掘机械事业部不到两年的申梓煜和搭档许化龙一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申梓煜、许化龙在讨论赛项细节
光环背后是努力不懈的日常。两位年轻人,操作工与工艺师的组合,正是徐工新时代“数字工匠”大军的代表。
2020年,申梓煜从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毕业进入徐工,成为数控加工中心的一名操作工。
学生时期就被老师同学称为“小工匠”的他,走上岗位第一天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他刻苦钻研,积极提出改进建议,主动解决技术难题,很快脱颖而出。
在经过车间渐进式岗位培训后,公司将他纳入高技能人才第三梯队,成为重点培养对象。
申梓煜在操控加工中心设备
看到拥有“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的老师傅们始终保持着勇攀高峰的劲头和奋进拼搏的热情,申梓煜暗下决心:一定要像他们一样严格、踏实、上进、创新,在岗位中发挥关键核心作用!
“产品形状越复杂,加工精度越高,难度系数越大。”深知“数控”是一门精度极高的技术活儿的申梓煜,如今不仅能操作车间内所有的立式、卧式、数控双面镗铣加工中心设备,还熟练掌握程序理论、设备原理,不断精进操作技能,提升操作精确度。
不是科班出身的许化龙的成长,得益于公司大力推进“智造4.0”工厂建设,他不断钻研,设计出了集压力监控预警、自动测量找正等功能于一体的自动化工艺装备。同时,许化龙带领团队顺应数字化发展需求,研发出反变形控制“波浪铣”加工工艺、设计专用偏心反铣刀具、改进工艺装备20余套,申报了6项,获得2020年徐工“先进个人”称号。
许化龙在检查自动化设备
当下,智能制造呼唤“数字工匠”,呼唤“四两拨千斤”的数字技能与“千万锤成一器”的工匠精神融于一体。随着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及应用,徐工正在实现生产少人化、自动化和柔性化的精益绿色高端智造。
“我们不是传统的工人,也不是科学家,而是数字时代的先行者。”
申梓煜与许化龙认为,要通过数字化技术和团队协作,不断促进传统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涵养出既精通本行业专业技能,又掌握数字技能的“数字工匠”和新型卓越工程师。
申梓煜、许化龙在配合工作
他们意气风发,又清醒自信。“冠军只是人生中一项荣誉,徐工的智能制造才是我更广阔的舞台。”许化龙说。申梓煜则表示:“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升级,作为一线工人,我要不断提升自己,帮助更多人提高技能水平,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来源:新华社
近日,徐工集团与澳大利亚福德士河集团(Fortescue)在北京隆重举行绿色采矿设备解决方案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重磅认证,来了!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关于开展2025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的通知》徐工凭借装载机全价值链运营增值制造智能工厂。
当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吹响绿色转型号角徐工正以硬核实力定义未来!聚焦绿色化、智能化、大吨位徐工携三款新能源装载机代表机型再次亮相BICES。
9月23日,徐工认证二手机首批特约维修整备中心授牌活动在BICES 2025北京展顺利举办,这是徐工在构建标准化、专业化、可信化二手机维修整备。
9月23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启。
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
聚焦BICES 2025,钢铁巨擘们整齐列阵、尽显硬核气场。徐工以绿焕新能智赢未来为主题,携35款新能源重器连续第十七届赴约。
9月23日,备受行业瞩目的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盛大开幕。作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军企业,此次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