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鄂州花湖机场,两条长长的跑道如同"两翼"微张,随着最后一块道面混凝土浇筑完成,这座亚洲最大的货运机场距离腾飞的时刻又近了一步。
从三年前正式动工,到如今试飞完成,超300台徐工道路机械先后参建,向世界展现了数字化施工的速度奇迹!
作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按照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45万吨的要求设计,建成后将与武汉天河机场共建湖北航空“客货双枢纽”。
为保障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花湖机场建设全面深度应用数字化施工,并创造了成本节约、缩短工期等良好效益。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而疫情管控之下人手紧张等问题,搭载3D找平系统的徐工平地机紧急“上岗”,通过综合利用卫星测量自动找平,简化施工工艺的同时,降低操作手的门槛要求,减少了施工辅助人员的需求,给施工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无人压路机的投用更是提高施工效率的一大利器。拥有智能化的“三头六臂”,徐工压路机自决策无人操控,兼具路径规划、自动变道、自动避障等功能,一个人一台平板电脑即可轻松操纵设备施工作业。
项目“统考”中,徐工摊铺机以全站仪自动追踪摊铺机的光学标靶,根据实测偏差自动控制熨平板的高程和坡度精确控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水稳施工中摊铺厚度不均及材料浪费的问题,实现道面混凝土零损耗,一举夺得好成绩。
“比起传统的挂线设置导轨施工,徐工智能摊铺机既提高了效率,还节省了人工。以前铺10米左右大约要6分钟,现在4分钟就能完成。尤其在雨季,工人无法去订钢线进行测量,而徐工这些数字化设备可以直接工作,大大缓解了工期的压力。”现场工作人员兴奋地表示。
通过自动摊铺机、无人压路机等综合运用,花湖机场项目实现了水稳铺设全天候作业,十几小时内完成1.1万方混凝土的施工作业,创造了场道工程施工的速度奇迹,也为花湖机场顺利“起飞”赢得了更多时间!
“自动化”、“零返工”、“工期快”。从单一的无人压路机作业到如今成套化施工,徐工无人化施工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并以强大的创新推动力赋能基建数字化,全面服务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
看完徐工的产品展示,我感到非常震撼。徐工展示的不是一台台孤立的机器,而是一个关于未来矿山的完整生态系统和操作系统。
近日,山东大型风电场迎来关键突破,徐工集团最新研发的千吨级风电旗舰产品——首台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正式投入实战,。
夏日午后徐州某闹市街区外立面施工紧锣密鼓进行徐工 C 系列 GKS28 高空作业车让这场 "夹缝中的施工" 变得游刃有余作为蓝牌车型,GKS。
机场物流作为航空运输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承载着货物集散、中转、存储等核心功能,其作业环境具有高时效、高强度、多场景的显著特点。
徐工XLC18000M(1300吨级)履带起重机现身内蒙古,投入大批量风机吊装作业,凭借强悍起重能力与智能化优势,为清洁能源建设注入新动能。
责任驱动,使命必达铁链协动,擎援并进今日,徐工应急救援联盟--起重机分队正式成立!这不仅是徐工起重对集团强化应急救援战略的坚定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