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山是山东临工挖掘机事业部维修电工。2004年,他从临沂技师学院毕业,到山东临工工作,由一名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长为技术能手、高级技师,先后荣获“临沂市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齐鲁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荣获了“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山东临工SDLG53
刻苦钻研,做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紧车工,慢钳工,轻轻松松干电工。”进入公司之前,秦立山认为电工是一份比较轻松的工作,参加工作后才发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工必须掌握过硬本领。
秦立山一进临工就幸运地成为全国劳动模范、齐鲁大工匠邱峰的徒弟。从邱师傅身上他不仅学会了很多绝活,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他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精神。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要成为像邱师傅那样的高技能工人。
数控加工中心的关键部件是光栅尺。光栅尺是用易碎的玻璃材料制成,每个刻度只有1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百分之一,它决定了加工精度。清洗光栅尺是电工初学者的一大难关,有的甚至需要一两年才能学会。
为了尽快掌握清洗光栅尺的技能,他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结构和工作原理。进口设备说明书都是英文的,他借来师傅的英汉词典,一个一个单词查。在师傅带领他们清洗的时候,他总是细心学,认真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用了不到半年,他就具备了独立操作的能力。
有一次师傅出差期间,恰巧光栅尺出现故障。秦立山成功解决了问题。师傅回来后对他大加赞赏。后来,师傅逐渐放心地把一些重要的维修工作交给他。经过多年历练,秦立山也没有辜负师傅的培养,许多设备在他的手中焕发了青春。
精益求精,争做技改创新的引领者
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公司工会成立了“秦立山劳模创新工作室”,聚焦生产中“卡脖子”的难点、痛点问题,全身心投入到改善创新上来。
智能化回转支承自动拧紧装置是秦立山团队自主设计开发的典型创新成果。以前,挖掘机下架回转支撑装配工位,每天拧紧螺栓的数量最高时达到2400颗,长时间单一姿势工作,劳动强度很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带领团队探索运用悬浮定位、三维寻一点等多项创新技术,经过23次装了拆、修了装的测试验证,成功开发出智能化回转支承自动拧紧装置。这一行业首创成果,拧紧效率提升了60%,实现了螺栓拧紧智能化、无人化。
2020年,他被临沂市总工会评为“临沂市职工创新能手”。
传帮带徒,争做技艺传承的示范者
秦立山深知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共同提高才能取得更大成绩。他总结自己多年积累的几十本学习笔记、工作日志,独立编写了《设备可视化维修案例》作业指导书并制作成视频,编制了PLC数控设备培训教材,取得良好的技能培训效果。
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手把手地将经验绝活传授给徒弟,先后培养锻炼了30多名学员,多人在市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2014年以来,秦立山还被聘为内部培训师,被临沂大学、临沂职业学院聘为机电设计课程兼职教师,累计讲授课程180余次,培训学员约3500人次,为公司和临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矿山绿色转型已成为矿业发展必然趋势,推广使用新能源矿山机械设备是当前矿山绿色转型、节能。
编者按思想破冰行动突围,凝聚共识提质增效。陕煤集团提出的四种经营理念为陕建机股份管企治企提供了管用实用好用的宝贵经验。
近日,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姜小平收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颁发的收藏证书,证明其向该馆捐赠16件文物实物。
2025年第二季度每股盈利为4 62美元;调整后每股盈利为4 72美元2025年第二季度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为31亿美元第二季度投入了15亿美元现金,用。
想离开浪浪山的念头,藏在每个渴望突破的角落——对工程建设者而言浪浪山或许是矿山深处的坚硬岩层是城市地下的复杂管线亦或是江河湖底的松。
近日,杭叉租赁一批新能源产品正式交付国内某汽车龙头企业旗下物流体系。此次合作旨在满足该企业在降本增效与绿色发展方面的需求。
8月13日上午,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非一行莅临杭叉集团横畈科技园考察调研。杭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礼敏等热情接待。
8月13-15日,亚洲混凝土世界博览会(WOCA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