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一响,种地不慌。5月5日,央视财经栏目《经济半小时》聚焦春耕,讲述新农民在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运用中联重科有序抛秧机等“利器”破解“种田荒”。在中联重科有序抛秧机的助力下,不仅可以将水稻的产量提高一大截,还能省下不少人工,“玩”出水稻种植“新花样”。
视频报道中介绍,眼下水稻陆续进入播种期,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酉港镇凤南村,当地种粮大户周献有正在使用中联重科水稻有序抛秧机作业。2020年,周献有还是使用的机插秧,但那一年一场罕见的寒露风让他遭受了巨大损失,每亩产量只有400多斤,而往常每亩产量平均能有900多斤。寒露风是每年9月中下旬,寒露节气前后,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低温冷害,民间一直有“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的说法,其危害性可见一斑。
也正是那次受灾减产之后,周献有就全面更新了设备,入手了一批中联重科水稻有序抛秧机,将机插秧换成了机抛秧。中联重科生产的水稻有序抛秧机,抛秧育苗是一个个独立的钵体,育好的秧苗通过抛秧机上夹秧带夹取之后,可以有序地分散、抛洒到田间。由于整个钵体一起抛,秧苗根系没有受损,因此没有返青期。没有返青期,早稻成熟得更早晚稻种植就能相应提前,赶在寒露风到来之前,机抛秧的秧苗就能安全度过抽穗期。
▲中联重科水稻有序抛秧机正在作业(来源:央视频)
据了解,水稻有序抛秧机是中联重科于2019年推出的新型农机,2020年开始在湖南、江西、安徽、东北等水稻主产区进行大面积推广,颇受农户青睐。周献有表示:“水稻有序抛秧机让秧苗的安全系数更高、更稳当,最起码不会受到寒露风的影响。”而且,抛秧机一次可抛13行秧苗,效率更高,也更省肥。
实际上,近年来,中联重科融合人工智能、5G、AI等新技术,用新技术赋能农机和农业的升级发展,研发出了无人驾驶抛秧机、动力换挡/换向及CVT拖拉机、智能水稻/油菜联合收获机等一系列行业“补短板”装备,为水稻稳产增产提供机械化支撑。
▲中联重科水稻有序抛秧机正在作业(来源:央视频)
此外,中联重科还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智能决策、精准作业,从而达到节肥减药、增产增效的目标。目前,中联重科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已经实现了高标准的农田改造,其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农田小环境,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设备进行全方位监控和数据采集,再经过后台的分析、建模,从而实现对水稻全生长周期的管控。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中联重科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持续以新技术赋能农机和农业的升级发展,为“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优质的中国粮”、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月13日,在安徽淮北,由淮北地平线客户与山推建友共同策划的,技改焕新绿 高效创未来 淮北地平线技改升级暨山推建友沥青站交机仪式在热。
当地时间4月13日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机械、建材设备、矿山机械及工程车辆国际博览会在慕尼黑落下帷幕一直以来,徐工深耕欧洲,。
近6000次全球媒体报道徐工buama 20253366篇国内媒体报道2611次海外媒体发布809篇徐工集团、海外大区及分子公司、经销商在海外六大社媒平台。
2025年4月14日,在位于柳州北部生态新区的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整机库及柳工常州东部基地,同步举行设备交付仪式,柳工向中国安能集团。
近年来,油价不断攀升、环保要求日趋严格,传统起重与高空作业平台面临哪些转型挑战?您是否曾想象,用一颗电动心脏能否为工地注入全新动能。
压路机制造商 Hamm 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盛会隆重推出多种全新产品和突破性技术。悍马不仅聚焦于新型单钢轮和双钢轮压路机。
在2025中国工程机械年度TOP50评选中,徐工智慧施工技术成套道路装备全场景解决方案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中的年度推荐成套化解决方案。
三一车联网平台,赋能全业务流程,助力客户实现安全、低耗、高效、少人化管理。在安全性方面,平台通过三大核心技术,降低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