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一响,种地不慌。5月5日,央视财经栏目《经济半小时》聚焦春耕,讲述新农民在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运用中联重科有序抛秧机等“利器”破解“种田荒”。在中联重科有序抛秧机的助力下,不仅可以将水稻的产量提高一大截,还能省下不少人工,“玩”出水稻种植“新花样”。
视频报道中介绍,眼下水稻陆续进入播种期,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酉港镇凤南村,当地种粮大户周献有正在使用中联重科水稻有序抛秧机作业。2020年,周献有还是使用的机插秧,但那一年一场罕见的寒露风让他遭受了巨大损失,每亩产量只有400多斤,而往常每亩产量平均能有900多斤。寒露风是每年9月中下旬,寒露节气前后,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低温冷害,民间一直有“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的说法,其危害性可见一斑。
也正是那次受灾减产之后,周献有就全面更新了设备,入手了一批中联重科水稻有序抛秧机,将机插秧换成了机抛秧。中联重科生产的水稻有序抛秧机,抛秧育苗是一个个独立的钵体,育好的秧苗通过抛秧机上夹秧带夹取之后,可以有序地分散、抛洒到田间。由于整个钵体一起抛,秧苗根系没有受损,因此没有返青期。没有返青期,早稻成熟得更早晚稻种植就能相应提前,赶在寒露风到来之前,机抛秧的秧苗就能安全度过抽穗期。
▲中联重科水稻有序抛秧机正在作业(来源:央视频)
据了解,水稻有序抛秧机是中联重科于2019年推出的新型农机,2020年开始在湖南、江西、安徽、东北等水稻主产区进行大面积推广,颇受农户青睐。周献有表示:“水稻有序抛秧机让秧苗的安全系数更高、更稳当,最起码不会受到寒露风的影响。”而且,抛秧机一次可抛13行秧苗,效率更高,也更省肥。
实际上,近年来,中联重科融合人工智能、5G、AI等新技术,用新技术赋能农机和农业的升级发展,研发出了无人驾驶抛秧机、动力换挡/换向及CVT拖拉机、智能水稻/油菜联合收获机等一系列行业“补短板”装备,为水稻稳产增产提供机械化支撑。
▲中联重科水稻有序抛秧机正在作业(来源:央视频)
此外,中联重科还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智能决策、精准作业,从而达到节肥减药、增产增效的目标。目前,中联重科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已经实现了高标准的农田改造,其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农田小环境,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设备进行全方位监控和数据采集,再经过后台的分析、建模,从而实现对水稻全生长周期的管控。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中联重科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持续以新技术赋能农机和农业的升级发展,为“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优质的中国粮”、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2025年浙江制造精品拟认定名单的公示》,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商用车分布式独立悬架轮边驱。
炎炎夏日,黔贵大地熠熠生辉。近日,中国重汽汕德卡600度电自卸车在贵阳盛大上市。作为新能源重卡领域的划时代力作。
聚势赋能 展耀世界期待与您相聚 Welcome YouHENGWANG·GROUPHENGWANG以品质对话世界,以创新引领未来 恒旺集团作为行业。
近日持续高温,名誉董事长储吉旺、董事长储江等领导一同走进繁忙有序的生产车间,向辛勤奋斗在一线的员工们送上深切的慰问与感谢,并为每位。
近日持续高温,名誉董事长储吉旺、董事长储江等领导一同走进繁忙有序的生产车间,向辛勤奋斗在一线的员工们送上深切的慰问与感谢,并为每位。
欧洲作为全球工程机械技术高度与环保标准最为严苛的市场之一,对徐工新能源装载机表现出的高效、环保、可靠等性能优势情有独钟,进口量持续。
7月31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学会承办的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公路交通主题专家论坛在浦。
Evodryer Plus在慕尼黑Bauma 2025上,玛连尼过对全球各地参与的众多项目沥青施工场景的总结和分析,依靠自身强大的技术储备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