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潍柴集团召开整治职能管理部门作风专题会议,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在会上作了《向职能管理部门开炮!》的讲话,直陈职能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在谭旭光看来,管理部门本应是激发企业生命力、竞争力、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但企业的部分管理功能存在缺位,在某种程度上,不但没能完全激发对企业发展的正向作用,还可能拖了后腿。
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谭旭光总结为两大方向。管理作风层面,官僚习气、畏难情绪、管理惰性、故步自封现象突出,这是“软”问题;具体业务层面,存在制度流程不合理、管理不够公正透明、任务执行不到位、数字化资源未能有效利用的现象,这是“硬”问题。
细看之下不难发现,谭旭光所谈到的这些问题并非潍柴独有,许多国有企业多少都存在类似顽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大潮中,无数国企正因无法突破管理上的桎梏,在不断的内耗中走向自我衰亡。殷鉴不远,其实关于所谓的“国企病”已经有不少人指出,但做一个“高明”的旁观者或许容易,身为当局者敢趟进改革深水区,亲手刮骨疗毒,将企业拖出泥潭,则非大智大勇之人不能为也。
不护短、不自大,大胆自我开炮,直戳国企管理痛点,谁敢这样办?相信很多企业家不敢,但谭旭光敢!
熟悉谭旭光的人应该知道,这位潍柴掌舵者的行事风格向来如此,揭短亮丑只是手段,关键是他能在揭短后提出解决方案。针对潍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顽疾,谭旭光开出的药方是“四个定位”。其包括:精准管控,既抓住主要矛盾,又覆盖次要矛盾,做到公正透明,赢得人心;业务赋能,管理部门要懂业务,实现管理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主动为业务增值提供方法论;激活组织,要研究最大化激发起全员创新、创业活力的方法,激活所有企业细胞;服务前线,主动深入前线,洞察真实诉求,解决实际问题,让一线感受到管理存在的价值。
绝不讳疾忌医,敢于自我革命,这是潍柴多年来养成的文化基因和管理生态。从最初的砸碎“铁饭碗”,打破“大锅饭”,到“突破卡脖子自主掌握核心技术”,再到“占据行业制高点”,“扛着铡刀搞改革”的谭旭光及其身后的潍柴人“刀刃向内”,闯过了一道道难关,迎来了企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从产值几亿的地方企业到营收规模5000亿的跨国集团,谭旭光治下的“潍柴系”仅用了二十几年。可喜的成绩背后,短时间内的巨大规模扩张让企业管理面临工厂制向国际化集团的治理体系转型难题,公允而论,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敢于直面痛点的潍柴,可为国企管理改革典范!
2025年慕尼黑宝马展(bauma 2025)于4月7日火热开幕!在这一全球工程机械与矿业装备的顶流舞台上,泰凯英以协同共赢,细分领先为主题,携。
Foyle & Marine疏浚公司团队正在稳步推进一项位于爱尔兰Greencastle(格林卡斯尔)价值1700万欧元的港口护堤建设项目,该项目也是该。
第一季度开门红强势突围 | 全线突破 | 再创新高山东开泰认真落实邹平市委工作部署,聚焦走在前、挑大梁,成势2025,以更饱满的状态、更。
2月28日,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毂动力)包头展厅正式启用,包头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等政府部门代表及包钢股份、包头。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精准的对中技术对于工业领域旋转机械的稳定高效运行越来越重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公示了《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其中包括3项电机技术,盘毂动力轴向磁通电驱动系统轻量化节能高效技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