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副轻薄的智能眼镜化身超级特工,瞬间开启虚拟立体空间;进行目标扫描,识别物体并浮现全息投影;与远程终端连线,第一时间输出解决方案……
近日,三一重工在行业率先采用“头戴计算机”赋能服务体系,这些炫酷的AR场景,正逐渐从电影走向现实。
“说”出指令,“看”到故障
从外观上看,“头戴计算机”就像一副未来感十足的眼镜。其高清微型显示屏位于护目镜下方,视觉效果相当于7寸平板电脑,作为可视化窗口和工业仪表板使用。
眼镜虽小,功能却很强大。“头戴计算机”深度定制三一版操作系统,以AR辅助现实、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和IoT物联网等技术方式捕获数据,全语音操作,兼容多种软件甚至3D图形阅读。
开发人员介绍,服务人员只要“说”出指令,就能控制镜头AR智能扫描,数据库检索、远程接入等,在显示屏上“看”到设备故障和解决方案信息,便捷高效。
考虑到工业应用场景,“头戴计算机”达到了IP-66防护等级,可在潮湿、多尘、高温、危险和嘈杂的环境中使用。
目前,三一“头戴计算机”已在重起事业部、工程车辆事业部等试点,并在塔吊、大型履带起重机等特殊、危险场景中尤其作用突出,得到了服务人员和客户的一致认可。
排除率提升50%,时间下降20%
图丨“头戴计算机”第一视角
作为行业“服务第一品牌”,近年来,三一集团针对服务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数字化改造,加速全流程“上线”。
开发人员表示,“头戴计算机”是当今最前沿的技术领域之一。它让服务人员通过简单的语令交互,随时拥有远程知识库加持,让车辆故障诊断变得更加简单,让一线人员更安全、更高效。
据介绍,按照公司AR/VR项目规划,待项目全面推广后,三一售后的故障一次性排除率将提升50%,诊断时间成本下降20%,人员培训效率提升30%。
业内人士认为,继前不久为一线工人配装“外骨骼机器人”后,三一此次又在服务体系中率先上线了“头戴计算机”,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科技支持同时,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做出示范。
9月17日,克诺尔集团首席执行官马思拓(Marc Llistosella)先生率中国区管理团队莅临三一重卡,与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河展开了深度战略对话。
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 2025中国企业500强 榜单。三一集团荣列第216位,稳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
近日,伴随着施工现场的一片欢呼,三一硅能几内亚米希扬微电网项目顺利完成最后一道送电调试工序,正式投运并转入运营阶段,达成光储联合运。
9月14日,我国首批规模性采用10兆瓦发电机组的单体最大陆上风电项目——内蒙古能源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三一600度大电量电动重卡在原有平顶车型基础上,新增SE半高顶和SE高顶车型,形成更完善的产品矩阵。
后台收到不少挖友的吐槽,明明是同款设备,为啥有的挖友能把回转支撑用5年以上,有的才1年就出问题?核心不是机器质量而是你没摸透回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