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国际标准制定者”“全球工程机械企业第5位”……经过三十年的奋勇创新,中联重科已发展为全球装备制造的领军企业。然而,谁能想到,第一次参加行业展会时,中联重科竟然是以“摆地摊”的方式展出的。
▲1993年,中联重科第一次参加国内行业展会“摆地摊”
1992年,时任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副院长的詹纯新借款50万元带领7名技术人员创立了中联重科。他们的第一款产品瞄准了被外国品牌占据九成市场的混凝土输送泵。包括董事长詹纯新在内,大家满腔热血齐上阵,一个车间、几把榔头和扳手、咬牙花5000元买的一台台钻,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敲打”出了第一代产品——HBT40混凝土输送泵,开创了我国混凝土输送机械由进口向国产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新纪元。
产品做出来了,如何打开销路又成了难题。展销会是当时行业内产品推广的主要方式。中联重科选择到济南参加建设机械销售展。但当詹纯新董事长带领几名同事到达现场时,场内已经没有展位。初闯市场的几人并未就此放弃,而是借来几张桌子,在门口打出横幅开始展示,以这样倔强的方式,完成了第一次产品亮相。
据亲历者回忆,他们打出了两条横幅。上面写着“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当时,刚成立不久的中联重科在业内知名度不高,于是他们充分利用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的权威性和知名度,打出这条横幅来吸引客户。此外,桌前的这条“中联牌HBT系列混凝土泵”横幅还是手写上去的。
据了解,当时负责运送的货车司机,见此情景,颇为感慨地对詹纯新董事长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你们这家企业一定能走得更远。
后来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位司机的“预言”。1993年,混凝土泵上市的第一年,中联重科就实现产值400万元、利税230万元。第二年,中联重科的团队扩大到190人,创产值4000多万元,利税1200多万元。第三年,队伍发展到320人,实现产值1.1亿元,创利税3750万元,一跃成为长沙高新区六个产值过亿元企业,创造了令人赞叹的中联奇迹。
▲中联重科亮相2019年德国宝马展
30年来,中联人继承和发扬研发第一台泵时的韧劲、钻劲,摆地摊拓市场时的闯劲、倔劲,一路披荆斩棘,从昔日的摆地摊亮相,到现在成为国内外顶级行业展会的重磅参展方,将中联重科从借款50万元院办企业发展成为总资产超1300多亿元的全球化企业。
历经创业时期的筚路蓝缕,从摆地摊到世界级企业,传承与创新的故事仍在中联重科不断发生,风华正茂的中联重科还将带着倔劲、韧劲、闯劲和钻劲继续厚积薄发,在装备制造的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大的能量。
三军列阵,铁甲生辉,战鹰掠空,战旗飘扬。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近日,由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行业首创、国际领先的新能源牵张成套设备,在湖南株洲横店村~枫林(官庄)110kV线路工程中实现首次应用,这标。
狭窄乡镇道路通行困难、燃油成本居高不下、噪音扰民限制施工时间、复杂路况存在安全隐患……传统燃油搅拌车面临诸多挑战,中联重科全新推出。
近日,在济南黄河大道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多台中联重科泵车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设备涵盖70米、63米。
8月26日,中联重科副总裁黄群率队赴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考察访问,并出席由宽城县人民政府组织的钒钛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座谈会。
8月27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芙一行到中联智慧产业城考察交流,湖南省副省长王俊寿等陪同考察。
8月27日,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率队赴北京中国华能总部访问华能煤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华能总工程师,煤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银龙举行座谈。
8月25日,《证券时报》头版刊发《中国工程机械智能化进阶 无人工地照进现实》文章,以中联重科打造的行业首个绿色智慧工地为典型案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