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天路”翻山越岭,自东向西蜿蜒而来,沿途一座座极光绿搅拌站点缀其间犹如明珠闪耀。这些就是中联重科专为川藏铁路定制研发的高原型搅拌站,应用了多项行业领先的自主创新技术,具有耐寒、高效、绿色等特点。然而上世纪70年代,我国连普通的搅拌机绝大部分都是依靠进口。
▲中联重科搅拌站助力川藏铁路建设
从“中国第一座”到“中国第一声”
那时候,国产混凝土搅拌机没有完整成熟的技术资料可循,质量参差不齐,我国混凝土机械绝大部分仍然是进口品牌。在这种情形下,当时的长沙建设机械研究所(中联重科前身,以下简称长沙建机院)以自身深厚的技术实力研制成功了JZM350锥型反转出料搅拌机,并很快又研制出以此为主机的我国第一台商混站——HZZ50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开启了中国混凝土搅拌站发展的新篇章。自此,国产搅拌站开始展露锋芒,开启替代进口、全面国产化的征程。
▲长沙建机院研制出的我国第一台商混搅拌站
国产搅拌站开启了替代进口、全面国产化的征程之后,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快速发展,不少企业逐渐开始融入国际市场。为更好地接轨国际,实现走出去,掌握国际标准制订话语权成为当时中国混凝土机械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引领者和国际化的先驱,中联重科以“不在中国争地位,要为中国争地位”的信念,决心在国际上为中国混凝土行业发出强国“第一声”。
2017年6月底,由中联重科主导制订的ISO 19720-1《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及灰浆预制机械与设备第1部分术语和商业规格》正式出版发行。该标准规范了搅拌站的术语、商业规范,尤其对生产效率、计量精度、能耗等搅拌站核心性能参数进行了规范,大大提升了我国搅拌站产品在全球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这是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由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实现了从产品、技术输出到标准输出的跨越,有效提升了中国工程机械国际话语权。如今,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搅拌站产品,已经受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认可和青睐。
▲中联重科主导的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
由中国企业主导编制的国际标准
锚定新技术打造未来“第一站”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搅拌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噪声、废水废渣排放等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甚至已经成为制约搅拌站发展的重要因素。中联重科作为国家级科研院所转制而来的企业,不仅要在市场经济中做大做强、做出效益,更肩负着提升民族产业科技水平,推动整个行业科技进步的重任。
为推动混凝土行业再次升级换代,中联重科于2011年推出国内第一套环保搅拌站。第二年,中联重科再度上市了全面升级的环保型搅拌楼,大幅提高了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生产效率和环保性能。2016年,中联重科牵头制定了行业标准《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楼)JB/T12816-2016》,并推出了环保、高效、可靠的4.0搅拌站。
雄安二号搅拌站,就是中联重科以全自动除尘系统等国际先进的降尘、降噪、回收设备匠心打造,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此外,产品还有智能化技术的加持,搭载包括自动识别运输车辆号码、自动过磅等功能,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正是在这些新技术的加持下,分布各地的中联重科环保型搅拌站有效解决了粉尘危害、提升了生产效率。其中,由中联重科建设的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搅拌站更是运营了8年依然一尘不染。
目前,中联重科搅拌站市场份额长期稳居行业第一,并正融合新数字、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创新突破,打造面向未来的“最强搅拌站”,引领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变革发展。
▲中联重科的环保搅拌站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中联重科混凝土搅拌站的发展史就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缩影。中联重科将一如既往地在发展浪潮中搏击奋进。当前,中联重科正不断深化绿色化发展之路,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的前沿科技,持续引领行业未来发展。
广交会现场直击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会实况4月16日,烈日下的橙色机械设备静卧展区,"MINGYU"标识在金属冷光中灼灼生辉。
在中东烈日灼烤风沙肆虐一座宏伟的世界杯主场馆正破土而出沙漠深处的建造挑战作为2034年世界杯最先启动的标志性场馆工程,它不仅承载着世界。
当地时间4月1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吉隆坡,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邀请,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
近日,数十台徐工XG2 8×4 EX690T充电版自卸车交付浙江客户,为当地绿色运输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此次的展品约有 100 件,其中包括 45 款全球首发和创新产品以及一系列的技术展示,它们吸引了大批参观者来到 Wirtgen Group 和。
历经数月跋涉跨越千山万水徐工全心托付、永不止步服务万里行圆满收官服务25个省份与地区以脚步丈量责任用技术传递温度为矿山行业的可持续发。
自然界的搬运智慧历经亿万年进化臻于至境——白蚁用颚齿构建垂直通风的巢穴,座头鲸以气泡网实施群体围猎,切叶蚁借植物碎片培育共生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