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新发展理念之首,昨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年广播电视重点节目《思想耀江山·创新篇》在江苏卫视开播,节目围绕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体制创新,展现了新发展理念在实践中绽放的光芒。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创新篇”第三集呈现了我国坚持深化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对每个普通人成长、成才的深远影响,以及对新发展理念、党和国家事业前行的推动力量。作为国家人才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徐工的人才体制创新在镜头前被娓娓道来。
破除人才体制障碍,人人皆可成才
“创新篇”第三集微观记录普通人成长成才的故事,展现出我们国家新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新的人才体制创新——各行各业的“蓝领”都可以像工程师、科学家,进入人才体系行列,获得“向上”通道、更高的薪酬和更有希望的未来。同时,人才体制的不断创新,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怀红:全国劳动模范,高级焊接技师,完成过XCA1800等大国重器的高难度焊接。从业20年多年,张怀红焊过的焊道超过40万米,相当于45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无一质量问题。张怀红从普通的一线工人干起,搭乘时代的东风,通过技能大赛、徐工“金蓝领211”等各种平台提升技能,拿到高级技师职称。最近,随着国家“新八级工”的出台,张怀红也将冲刺更高目标,实现个人价值。
创新的根基在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徐工对创新的重视,实际体现在对人才的重视上。徐工充分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多头并举引进人才、保障人才、赋能人才、引领人才,比如“全球猎鹰计划”、“金蓝领211”培训工程等,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指挥棒”,用好关爱人才的“暖心剂”,让每个人都有获得鲜花和掌声的机会。
创新人才体制,人人尽展其才
徐工无人化的首席设计师邵珠枫,当初硕士毕业后,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论文写到祖国的大地上”的鼓舞,进入企业下沉到基层一线,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打造出无人化常态化施工集群设备。
不论是传统制造领域,还是新兴的智能化生产,人才始终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徐工也始终将工匠精神视作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并制定一系列稳定有效的制度,创造适宜的环境,充分调动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像邵珠枫这样的高精尖专业人才,在企业人才体制不断创新下,既仰望星空探寻科技奥秘,又脚踏实地深入基层钻研,不仅为自己的科研发展创造空间,更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把基层的“技能型选手”选上来,把高精尖的“好苗子”派到一线,形成了徐工特有的高端人才领衔的“金字塔型”科技创新队伍,为徐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重视人才及用人机制不断的与时创新,将大国工匠、科技尖兵完美融合,徐工目前已经拥有千项核心技术,创建了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未来,徐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坚定不移地突破高端制造,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挺起中国制造的“脊梁”。
来源:江苏卫视
近日,徐工XE380EV纯电动挖掘机批量交付至广西某大型石灰石矿山,标志着徐工新能源装备在西南区域矿山市场实现新的突破。
四天降水总量占全年66%!城市内涝 交通瘫痪出行受阻 车辆被困7月23日至27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已突破当地1959年来。
在港口前沿,徐工以澎湃创新之力,接连挥出重拳:全球首台65吨级储能集装箱正面吊锋芒初露,已在客户基地稳健运转;在风电领域,徐工创亚洲。
在矿山行业降本增效与绿色转型的双重驱动下徐工120吨级XE1350E电动液压挖掘机凭借零碳排放、高效作业、坚固耐用的核心优势正成为露天矿山智。
上周,徐工的发展动态持续吸引主流媒体目光相关报道从技术创新突破与人文关怀建设两大维度生动展现了徐工蓬勃生机与责任担当01-技术创新与。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正式发布209家企业DCMM贯标等级的公示名单。经过严格的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DCMM)专家评议会评审。
长桩悬空,精准落位国之重器,稳若磐石近日,在广东某项目施工现场,徐工G2代XCT50G5-1起重机精准吊装12米长、8吨重管桩,为打造国内最大单。
新机到手!即刻出征!新车首秀!挑战极限!山东客户喜提徐工2台100吨、1台750吨起重机,其中,XCA750K8-1在交付第二天便直抵菏泽某生物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