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加工分厂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他不仅在创新上有一套,在技术攻坚方面也同样精通。虽然日常工作繁忙,但他常年坚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工装卡具、加工工艺等专业知识,这使他在工作中能够与前沿理论知行合一,攻克一个又一个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在加工福田销轴类零部件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他打破常规自主设计工装,把多年闲置的铣床重新利用起来亲自上车操作,一人兼顾三台设备,主动投入生产当中,为按期交工争取时间;在加工天津电机轴类产品时,由于产品种类多、件数少、长短不一,他利用休息时间优化数控程序,使得工装灵活方便,减少了每种电机轴的装夹对刀时间,大家还给它起名叫“可调式滑动多用途工装”。
技术攻关 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
“经过我的设计,使用同一工装的两种不同类型产品,将会大幅减少电机轴的装夹对刀时间,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这是近日,在加工分厂技术交流会上,李雷正在介绍他参与的新项目。今年10月份,河北宣工加工分厂正在试制的外协任务——石油机械零部件油缸耳板和连接板,在没有工装定位的情况下加工效率低,工件调整自由度得不到限制,造成随意转动而产生大量废品。经现场讨论研究,李雷自主编程设计“专属工装”,把两种工件连在一个工装上分两次装夹完成加工,不但提高了机床作业效率保证了工件精度,而且两种不同类型产品合格率也大幅提升。
在公司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小微单元”不断拓展多元业务,与福田、三一、徐工等大型企业深度合作。每次面对新课题,李雷都会刻苦钻研,屡次攻克技术难关,不仅让大型卧式昆机恢复原有功能,立式加工车床实现多曲线作业,加工分厂的生产能力也逐步得到提升,陆续开始承接福田起重机副臂、连接架、平衡梁、销轴,三一发动机支架、动臂、油缸支架等加工任务,特别是捷杰西铁钻工业务,月产能稳定在20台份以上,月创效可达百万余元,为公司寻求新的产品支撑点创造了有利条件。
带领团队 成功完成首批样件试制
“实验零件轴承壳质量完全符合要求!”当加工分厂接到来自外协厂家山西至正公司发来的反馈时,李雷团队兴奋不已,这可是日以继夜的付出得到的成果啊!此次出口美国的业务,客户要求严格,铸件轴承壳上21个螺纹孔位置精度要求必须在0.08mm以内。经国内多个知名厂家样件试制失败后,至正公司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河北宣工加工分厂。李雷作为试制负责人,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团队成员连续几天吃住在一线,利用废料经过数百次反复试制,开始21个孔总有几个不符合位置精度要求。一天中午就餐期间,李雷新带的徒弟小王和他交流:“会不会是机床误差导致零件的21个螺孔的位置度个别检测超差。”随后,在师父李雷的指导下,小王和生产管理组的技术员通过多次检测寻找规律计算出各个孔的坐标尺寸,终于解决了位置度的问题,首批试制产品尺寸全部合格,河北宣工因此正式成为该客户轴承壳板块的合格供应商,此项目年创效20多万元。
为掌握数控技能,他利用创新工作室平台经常带领团队成员一起学习电脑机械制图、在线编程,尝试宏程序在加工行业中的应用,先后参加并完成了多型号高端推土机行星架、活塞、活塞座、终传动等关键零部件的试制工作。近年来,在李雷的带领下,创新工作室每年技术攻关保持在20项以上,质量合格率接近百分之百,为公司产品升级,占领国内外高端市场提供了技术支撑。
#1先锋名片:李雷,现任加工分厂机械制造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曾在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荣获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2018年荣获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20年被评为张家口市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今年以来,他积极参与公司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在技术攻关、降本增效和推动“两个结构”优化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2先锋格言:所谓匠心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初心不改,从一而终。
#3采访手记:自参加工作以来,李雷始终扎根一线、默默付出,他以出色的业务水平,成为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物,成为加工分厂的王牌悍将。工作中艰苦奋斗、对技术精益求精,李雷用责任坚守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7月23日,河北宣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7月10日,伏天临近,高温来袭,炎炎烈日阻挡不住关怀的脚步。为切实维护广大职工身心健康,防控高温中暑等事故的发生。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励公司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7月1日上午,河北宣工党委举办庆七一。
12月26日,大河装备宣工公司16台高端推土机SD8N整装列队,即将发往海外,它们此行的目的是菲律宾政府某重点项目,这是近年来出口东南亚国。
11月22日上午,宣化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仲凯等人大代表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一行到大河装备宣工公司视察调研环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