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每日电讯》等中央主要报纸转载了新华社文章《“软”技术革新“硬”制造——湖南工程机械行业智能化转型一线见闻》,其中以中联重科为典型案例,对外介绍湖南工程机械行业积极推进智能化转型的成果。以下是文章节选。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
在位于湖南长沙的中联智慧产业城土方机械园备料车间内,智能切割机正加紧作业,激光与钢板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展现着工程机械行业的“硬核”气质,而这背后有一股智能化的力量尤为引人瞩目。
近年来,在工程机械制造大省湖南,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积极推进智能化转型,用“软”技术加速“硬”制造的革新,让人们印象中笨重的工程机械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联重科智能制造中心负责人奉华说,工程机械零件种类多样,如何对每一块钢板合理切割、减少材料浪费是关键。为此,中联重科加大人员和资金投入,开始研发相关算法技术。2022年,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超级排料人工智能算法正式投入使用。
“以前一块钢板可能只是用于一个生产计划的零件生产,现在依托算法可以实现‘一板多用’,做到生产计划和材料利用率的最佳平衡。”奉华告诉记者,在计划排产时,算法会自动分析客户计划需求所对应的钢板的最优规格和数量,将多客户、多机型的生产计划进行合理排产,提升生产效能。
据了解,中联重科通过研发超级排料人工智能算法等多项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了材料利用率比同行业平均水平提升15%、年节约成本20%以上、年减少碳排放逾6万吨的效益。
(据新华社长沙1月6日电 记者余春生)
9月9日至11日,省委书记沈晓明率湖南省代表团访问阿联酋,深入贯彻落实中阿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
近日,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系列化动力电池成功通过强制性国标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全部测试,成为行业首批满足新国。
近日,在中联重科德国子公司威尔伯特工厂,首台折臂式随车起重机成功下线并交付斯洛伐克客户,这标志着公司欧洲本地化战略取得又一重要进展。
近日,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在菲律宾批量交付当地大型矿区,数十台中大型挖掘机已顺利运抵东萨马省霍蒙洪岛镍矿项目工地,并得到客户高度评价。
三军列阵,铁甲生辉,战鹰掠空,战旗飘扬。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