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变革和大势所趋,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2023年湖南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建议,通过政策扶持、产业链协同、强化基础研究加快推进我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
孙昌军委员在发言中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论述,让他深有体会。
装备制造业经历了从数字技术在单一智能范围初步应用的1.0阶段,到企业业务涉及要素集成优化,实现模式创新的2.0阶段,再到基于工业互联网,实现生态合作伙伴间资源、业务、能力的开放共享和协同发展的3.0阶段。
以中联重科为例,经过了多年的积累,数字化转型融入企业全业务流程,已迈入了3.0阶段,公司用自主开发的工业软件进行端对端管理,实现研发、生产、供应链、服务、产品和产业六大数字化场景的落地。智能工厂平均产能提升70%、制造周期缩短55%。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5%以上,工艺设计效率提升50%以上,服务成本降低30%,销售成本减少20%,库存周转率提高10%。
“湖南省装备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迸发出蓬勃活力”,孙昌军委员认为,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均衡、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不显著、基础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企业少、集中于头部企业。数字化转型试错成本高,投资巨大,转型成功的主要是头部企业,集群效应还不显著。二是上下游数字化转型的协同难度大。装备制造业主机企业辐射力不足,难以带动上下游企业联动转型,难以形成协同倍增效应。三是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能力不足。特别是关键工业软件、底层操作系统、嵌入式芯片、开发工具等技术领域薄弱,缺少核心技术与。
结合企业的自身具体实践,孙昌军委员从政策扶持、产业链协同、基础研究三方面提出了建议。“建议加强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创新企业融资模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信贷支持。”孙昌军委员表示,并通过项目补贴、减免税费等措施,鼓励头部企业发扬“传帮带”精神,赋能和帮助中小微企业利用数字化改造提升竞争力。
同时,大力支持围绕头部企业建立功能型平台,充分发挥 “头雁作用”,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另外,他表示,要“加大对人工智能、核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工艺、基础制造装备等领域的技术研发资助力度,加强联合攻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近日,30台中联重科TE100联合收割机从安徽芜湖出发,它们将被运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交付埃塞俄比亚当地客户,为当地即将到来的。
近日,30台中联重科TE100联合收割机从安徽芜湖出发,它们将被运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交付埃塞俄比亚当地客户,为当地即将到来的。
7月24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随着巨大的叶片与机舱在140多米高空上精准对接,由中联重科研制的全球最大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顺利完成毫。
当前,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以下简称雅下水电工程)建设已经展开。作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中联重科泵车、搅拌车、搅拌站。
性能强劲8节主臂全伸90m,最大起重力矩840t m,全伸臂最大吊重10 2t;副臂的最大起升高度可达到122m,最大吊重8 5t,副臂最大变幅角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