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晚
央视一套《焦点访谈》“吊装重器 硬核引领”节目聚焦我国超大型起重机从无到有再到世界顶级的光辉历程展现了徐工自主创新、敢为人先聚力攻坚克难的行业引领者风采
享誉全球, “大国重器”领跑全世界
在国家需求的驱动下,中国起重机不断追赶创新,完成了从跟跑到并跑的飞跃,徐工超大型机屡破世界纪录,牢牢占据了国内市场。这样的成绩,获得了国际起重机行业的认可,海外市场也对中国产品打开了大门。
在波黑·伊沃维克风电场内,徐工起重机XCC2000正在吊装风电设备。这是我国出口的最大型号伸缩臂履带式起重机,吊装吨位远超国外同类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徐工机械总工程师、副总裁单增海表示,过去世界上最大的同类起重机是1200吨,中国的全地面起重机已经做到2600吨,臂架的性能各种指标都已经远远超过他们了。
不断求索,千锤百炼啃下技术“硬骨头”
徐工重型全地面起重机研究所总体室主任李长青介绍到:因为我们是一种悬置起臂的方式,硬把它掰起来,最后一截臂的截面非常小,两截吊臂的连接处是它最为薄弱的地方之一。在普通吊车上就曾经发生过吊臂折断的事故。这种问题国外解决不了,所以国外不做更大吨位的产品。
面对这样的难题,研究团队没有放弃。历经两年,李长青他们逐渐找到了解决方法。
李长青说:“我们研发了一个拉撑机构,通过上面进行拉,下面撑住它,这样话它的强度就增加了!”
看似简单的一拉一撑,背后却是上万次的试验。如今,这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并有可能写入国际标准。
吊装先行者,硬核引领行业新方向
单增海表示,对这个大型装备而言,安全技术标准是最核心的标准之一,在这之前都掌握在几个国家手里面,我们起点要高,就要把最关键的、最困难的标准攻破。
李长青说:“我们是先行者,我们是最先做出来这么大吨位的起重机,我们最先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识别到了这样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这就取决于我们的技术水平,只有解决到了这个问题,然后我们才能够把这种经验能够放到我们标准当中去,去指导我们的行业。”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努力去实现领跑,徐工带领中国起重机走出了一条国家需求拉动,自主研发创新的发展之路,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未来,徐工将继续培养人才队伍,在技术上不断突破,不断创新、自立自强,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看完徐工的产品展示,我感到非常震撼。徐工展示的不是一台台孤立的机器,而是一个关于未来矿山的完整生态系统和操作系统。
近日,山东大型风电场迎来关键突破,徐工集团最新研发的千吨级风电旗舰产品——首台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正式投入实战,。
夏日午后徐州某闹市街区外立面施工紧锣密鼓进行徐工 C 系列 GKS28 高空作业车让这场 "夹缝中的施工" 变得游刃有余作为蓝牌车型,GKS。
机场物流作为航空运输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承载着货物集散、中转、存储等核心功能,其作业环境具有高时效、高强度、多场景的显著特点。
徐工XLC18000M(1300吨级)履带起重机现身内蒙古,投入大批量风机吊装作业,凭借强悍起重能力与智能化优势,为清洁能源建设注入新动能。
责任驱动,使命必达铁链协动,擎援并进今日,徐工应急救援联盟--起重机分队正式成立!这不仅是徐工起重对集团强化应急救援战略的坚定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