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中联重科旗下中联智慧农业峨桥示范基地。来自中央和省直的30余家媒体的记者围绕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等主题蹲点采访、调查研究。通过边采边发,融媒传播的形式,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展开报道。
位于峨桥镇的这片基地,此前历经了七年的改造,现已建成数字化高标准的新型农田。基地的总面积达2043亩,里面设有科研区、示范区和生产区,水稻是主要的种植作物。
中联智慧农业峨桥示范基地中的观测台
“传统农业是老百姓靠着种植经验来种地,智慧农业靠的是数字和数据说话。”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文福表示,作为无人农场的试验点之一,中联智慧农业峨桥示范基地中配套了智能灌溉设备、田间物联网监测设备,用于开展农场远程监测数据等工作。
中联峨桥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自动灌溉设备
在来到稻田之前,采访团一行实地参观了设于附近的农场管理中心。在中心展示的监测大屏上,通过可视化技术,选种、育秧、施肥等各个重要环节的关键数据一目了然,智能灌溉、长势监测和病虫草害预警等功能也可以借助监测数据实现。
中联峨桥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数字化管理
智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与地方在政策层面的支持。芜湖市农业技术中心副主任宋卫兵提到,因南北方种植环境不同,当地还推广了“油稻模式”,即在部分区域既种植水稻,也结合季节变化因地制宜种植油菜,政府对此提供了专项资金,“国家有补贴,一百五十块钱一亩”。
“根据种植作物等因素的不同,部分智慧农田亩均可以节省成本108元,提升14.3%的产量。”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研究院院长助理籍延宝表示,经过专业测算,结合各项技术,相较于传统农业,智慧农业能够有效地“节本节肥节药”,并在推动科学决策、提升农机效率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多个方面,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一行通过本次中联智慧农业峨桥基地实地探访,深入了解了中联重科在智慧农业、智能农机的实践探索,以及助力智慧“芜湖大米”产业的阶段性成果,感受智慧农业给乡村带来不一样的丰收。
安徽电视台记者王耀涛:“通过中联智慧农业峨桥示范基地的展示,我们看到芜湖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显著,智慧农业让‘科技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尽情绽放。”
近年来,在新国九条市值管理指引以及现金分红新规等政策引导下,提高投资者回报已成为上市公司的必修课,我国资本市场也由此进入重回报的新。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智能更智能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顶尖智慧与前沿。
8月5日,在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中联重科ZCC89000超大型起重设备完成了英奇角(Inch Cape)欧洲海上风电项目JK1导管架底段首吊。
近日,中联重科布拉坎仓储中心开业仪式在菲律宾布拉坎省举行。开业后,该网点成为中联重科在菲律宾最大网点,定位为主仓库之一。
极光绿持续绿动全球这一期《极光建影》栏目主角交给中联重科履带起重机一起聚焦国内重大工程项目看大国重器书写夏日履行诗篇福建▽漳州核电。
7月24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随着巨大的叶片与机舱在140多米高空上精准对接,由中联重科研制的全球最大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顺利完成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