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铁建重工牵头的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超级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在长沙通过综合验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领衔的专家组评议认为,该专项抢占了全球地下工程装备行业的技术制高点,研制的超级地下工程装备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掘进机是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的“王者”,而主轴承是掘进机的“心脏”。面对掘进机超重载、大偏载、频变载等极端恶劣工况的考验,主轴承需满足高可靠、长寿命等关键性能要求,其材料、设计、制造与试验难度极大,处于大型高端精密轴承产业链最顶端,被列为35项“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之一。国外对其长期垄断,关键装备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
为深入贯彻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重大部署和使命任务,突破影响企业、行业乃至国家建设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铁建重工依托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掘进机主机企业引领优势,勇挑“卡脖子”技术攻关重任。在项目期间内成功研制出5米级以下系列国产主轴承,通过了超过10000小时等效寿命的工况模拟试验和工地应用验证,产品创新亮点突出,应用示范效应显著,并已实现量产,获得专家组一致好评。
项目期间,铁建重工成立了由首席科学家刘飞香领衔挂帅的研发攻关团队,展现企业自主攻关核心零部件的主体优势,对主轴承的四大关键难点有的放矢,各个击破:联合国内顶尖钢厂开发了高纯净长寿命轴承钢,打破了主轴承传统材料疲劳寿命瓶颈;构建了主轴承自主设计理论方法和专用软件,突破了大型低速重载轴承设计理论技术;联合国内优势企业开发了高效率、高精密硬铣齿加工技术,突破了国内大型高端精密磨齿加工技术和设备瓶颈;率先开展了主轴承全寿命工况模拟试验验证,形成了主轴承“设计-制造-验证”的闭环,为实现更大直径长寿命主轴承国产化自主制造提振信心。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建重工破除万难,蹚出新路,建立起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关键零部件研发体系,在突破掘进机主轴承“卡脖子”技术上迈出重要一步,为保障隧道掘进机产业安全和高质量自主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起点,新的征程,铁建重工将牢记铁道兵精神,向更大直径地下工程装备自主发展的数字化、自动化与智慧化技术发起冲锋。
铁建重工4MZD-3采棉打包机整车配备400马力发动机,符合国四排放标准,四轮驱动,最大爬坡度(空载)35%,棉田模式Ⅰ档采收速度每小时7 1公。
三伏天里搏热浪,生产线上赶工期。俯瞰厂区,铁建重工长沙园区屋顶的光伏板连成蓝色浪涛,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斑斓。
2025年,铁建重工第三代钻锚注一体机成功投入市场,该产品聚焦地下工程锚杆施工核心痛点,以操作简化、智能放样、工效跃升为目标,搭载行业。
8月13日,铁建重工党委召开深化巡视、审计整改专题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国务院国资委。
8月13日,铁建重工党委召开巡察工作会议暨2025年巡察动员部署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
8月12日,铁建重工党委举行2025年第10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习。
伏天的车间里,奋斗从来不是抽象的词语。刀盘焊接的现场,热浪裹着焊花翻滚,班组把专注熔进焊缝,让钢坯在汗与火中蜕变为钢牙利齿。
,铁建重工召开好创意技能竞赛、青年职工五小成果表彰暨研发一线职工交流座谈会。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长江与汉江在地下的世纪交汇这场跨越江河的水脉相逢背后是钢铁巨无霸的硬核守护4台掘进机铁建重工为引江补汉工程量身锻造恰如身怀绝技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