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委办公厅主办的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物《江苏通讯》2023年第10期刊发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东升署名文章《强链补链延链 探路引领守护 以新型工业化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摘要如下——
徐工集团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与对徐工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紧密联系、一体贯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构建“1650”产业体系,坚决扛起链主企业“头马”担当和“探路、引领、守护”三大使命,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奋力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聚力打造“创新开放、资源互补、互惠共赢、协同发展”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新型工业化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徐工集团围绕五个“聚焦”、五个“新”,勾画了新征程上徐工携手全价值链合作伙伴、同盟军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推进企业变革转型升级的“施工图”。
文章提到,聚焦自立自强,激发创新协同“新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落地“1+6+N”创新体系变革,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持续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攻克行业高精尖技术,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聚焦体系升级,塑造产业协同“新优势”。瞄准构建工程机械“5+1+1”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向高端转型,不断丰富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继续提升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能力,带动集群补短锻长提能、补链稳链强链、提升产业质效。
文章指出,聚焦智改数转网联,构建数字协同“新生态”。坚持用智改数转网联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大力实施“智改、数转、网联”一号工程,按照“六经六纬”蓝图实施管理变革,提升产业链精细运营和流程管理能力。聚焦低碳转型,打造绿色协同“新引擎”。注重在新赛道引领发展、在新领域创新突破,大力发展成套化新能源产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探索更多绿色低碳新应用场景,共同构建循环低碳生态体系,推动产业链全环节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
文章强调,聚焦海外市场,拓展全球协同“新地标”。坚持立足“双循环”,深化国际合作。依托徐工“1+14+N”矩阵式全球运营优势,携手产业链上下游抱团出海,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贡献度,持续打响“中国工程机械”品牌,助力全省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看完徐工的产品展示,我感到非常震撼。徐工展示的不是一台台孤立的机器,而是一个关于未来矿山的完整生态系统和操作系统。
近日,山东大型风电场迎来关键突破,徐工集团最新研发的千吨级风电旗舰产品——首台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正式投入实战,。
夏日午后徐州某闹市街区外立面施工紧锣密鼓进行徐工 C 系列 GKS28 高空作业车让这场 "夹缝中的施工" 变得游刃有余作为蓝牌车型,GKS。
机场物流作为航空运输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承载着货物集散、中转、存储等核心功能,其作业环境具有高时效、高强度、多场景的显著特点。
徐工XLC18000M(1300吨级)履带起重机现身内蒙古,投入大批量风机吊装作业,凭借强悍起重能力与智能化优势,为清洁能源建设注入新动能。
责任驱动,使命必达铁链协动,擎援并进今日,徐工应急救援联盟--起重机分队正式成立!这不仅是徐工起重对集团强化应急救援战略的坚定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