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网联作为徐工董事长“一号工程”,是实现珠峰登顶的基石。杨东升董事长强调,公司上下要全面、准确认识智改数转网联的转型方向,同时也要承担好转型工作落地推进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打好智改数转网联攻坚战需要全体员工上下同欲,深度协同。因此,公众号推出“智改数转网联·先锋”栏目,通过分享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人物故事,让榜样的力量汇聚成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助推徐工尽快实现“建成世界一流企业,攀登全球产业珠峰”的目标。
一路跋涉,一路艰辛,苦与累,考验与挫折,串串深浅不一脚印,这是刘辉在智能制造道路上成长的印记。他带领团队在生产现场“打磨”,凭借过硬技术攻克难题,开发了多个助力智能制造的系统,为创新创效、智能制造,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渐露头角,提质增效的“焊”卫者
铲运事业部大规模推进机器人焊接之初,焊接缺陷频发、故障停机率居高不下,一度影响生产。此时,事业部成立了机器人管理项目组,焊接专业硕士研究生刘辉,被任命为项目组组长。
“机器人是我们造的,我们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群毛头小伙能捣鼓明白?”面对设备厂家和机器人操作工的质疑,刘辉和项目组都憋着一股劲。他们和厂家的技术人员泡在一起,并协助操作工一起处理问题,他们在生产中收集数据,对设备进行反复研究。
一周过后,刘辉对所有下线铲斗的焊接缺陷频次、类型及原因进行了统计:平均每台铲斗焊接缺陷11处、累计缺陷长度1.3m、返修率100%、返修工时26分钟……看到精准的数据,所有人都改变了对这支年轻项目组的看法。
这个有着弹簧般韧性的团队,在刘辉的带领下,专注技术、执着探索,短短数月,他们硬是将焊接缺陷率降低了90%,故障停机率降低了80%。
信心满满,焊接工艺的优化者
上马激光寻位系统,是因为刘辉发现焊接机器人焊丝接触寻位速度较慢,焊达率低。
在上海国际焊接切割展会上,他们发现进口的激光寻位系统少则20多万,多则40多万。而国产品牌,虽然便宜,但对方工程师只熟悉自己的系统,对机器人和焊接工艺知之甚少。
我们跟机器人一起“朝夕相处”这么多年,还有谁比我们更熟悉呢?刘辉和大家商量后,决定和一家国产厂家合作。
经过近2个月的调试,刘辉对新完成的激光寻位系统信心满满。果然,几天的焊接作业下来,2800多条焊缝没有一条出现偏差,厂方工程师不得不佩服刘辉团队的自信和实力。
正是凭借刘辉的自信和对机器人的熟悉程度,激光寻位系统顺利完成,焊达率提高25.5%,焊接效率提高1倍,成本比进口产品降低近3倍。
蓄力前行,数智赋能的助力者
随着徐工智改数转网联董事长“一号工程”的深入推进,当前,用数字化手段打通全价值链的“堵点”“卡点”成为刘辉工作的重中之重。
刘辉和团队实战攻坚,深入一线,先后完成“数据采集及分析应用”平台搭建、工业机器人模块化离线编程仿真及推广、基于视觉识别的下料件自动分拣、全面开完工扫码及质量追溯等项目。通过工业大数据与业务场景融合,开发“焊接缺陷在线检测”等15项算法模型,开展24项典型应用业务场景,设备平均OEE从42%提升至73%。
从初露头角到厚积薄发,刘辉和团队一直砥砺前行,用敬业、专注、创新在智能制造的追梦路上结出累累硕果。初心不改,他始终挺膺担当、坚定前行,为打造智能工厂不断注入数智新动能。
5月13日-15日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徐工携八款高精尖应急救援装备重磅亮相本次参展设备涵盖地质灾害救援、城市内。
在西北地区极端气候与复杂地质使得交通建设困难重重徐工XM2005KIII铣刨机凭借硬核科技成为打通边疆交通网络的开路先锋西北交通建设面临多重。
小型挖掘机和滑移式装载机是狭窄环境下土石方开挖的主力军,紧凑的车身可到达中大型机械不能进入的区域,对液压元件在轻量化、模块集成化、。
正值春末夏初杨柳飞絮大规模飘散其携带的细小绒毛及纤维易附着在散热器表面并与粉尘混合形成致密堵塞层导致散热器通风效率骤降30%-50%散热。
5月13日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东升带队到访中国华能集团,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亲切会谈。
您是否还在为道路清扫设备效率不高而烦恼?您是否在寻找一款既能保障驾驶员舒适作业又能降低能耗提升续航的洗扫车?徐工XGH5183TXSXBEV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