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龙年春节前夕,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秦岭站)正式开站,这是新时代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科考站。在新站建设过程中,中联重科多台伸缩臂履带吊迎战极寒环境,参与新站钢结构搭建任务。极光绿映衬着海天和冰雪,在建设冲刺中尽展“大国重器”风采。
▲央视镜头回顾建站历程,看极光绿闪耀南极
自1985年起,我国在南极大陆上陆续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4座科考站。第5座科考站——秦岭站位于南极洲罗斯海沿岸的恩克斯堡岛。历经多次筛选与勘察,最终在2018年确定了恩克斯堡岛作为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的站址,填补罗斯海区域研究这一空白。
▲中联重科起重机助力中国南极秦岭站建设
南极大陆是中部隆起向四周倾斜的高原,一旦沉重的冷空气沿着南极高原光滑的表面向四周俯冲下来,便会狂风大作,形成南极内陆典型的“下降风”。秦岭站所处区域位于下降风盛行区间内,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难度。
要在极端自然环境中持续工作,考察站是科考队员最基本的支撑平台和后勤保障设施。拓展新的区域、建设新的考察站,是加深南极考察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必然选择。秦岭站主体建筑面积5120平方米,是中国现有考察站里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
▲中联重科ZCT600V5抵达恩克斯堡岛
2023年12月上旬,在央视镜头下,中联重科伸缩臂履带吊ZCT600V5同“雪龙2”号与“天惠”轮经过36天,超过8600海里的航行后正式登上了南极大陆。
2023年12月中旬,中联重科ZCT600V5稳定高效发挥,助力新站完成主楼首根最高钢柱的吊装,标志着新站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该钢柱长16.5米,一共有六根,是整个主楼核心的结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南极建站史上单次起吊最长的一根构件。
▲中联重科起重机助力创造我国南极施工新纪录
极地气候给施工建设带来极限挑战,800多斤的幕墙板在极风的作用下就像飘在空中的树叶,非常难以控制。
“难到极点就是南极”。2月初,在建设冲刺的关键时期,天气预报显示,一场12级的飓风即将来袭,建设者必须在飓风来临前,完成新站迎风面的封闭,否则已经安装好的墙板都有被吹飞的风险。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天的时间,但施工窗口期却只有10小时。
▲南极秦岭站主楼手工板安装
在迎风面上,此时还有3块板没有安装,建设者们用牵引绳控制幕墙板的轨迹,800多斤的幕墙板在大风的作用下,就像飘在空中的树叶一样难以控制。现场风力增加到了8级,气温骤降,但在中联重科履带起重机稳定可靠地发挥下,凌晨12点半,最后一块板终于顺利安装到位。
▲中联重科起重机直面8级大风,护航新站幕墙板安装
迎战极限工况,解决施工难题,在延伸人类力量的征途上,中联重科以强大的装备和卓越的技术,与建设者们一道书写新传奇,为我国科考等各项事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4月29日,2025年湖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长沙召开,339人被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157人被授予湖南省。
4月29日晚,中联重科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1 17亿元,同比增长2 92%,归母净利润14 10亿元。
近日,第六届越南国际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建材机械及专用运输车辆展览会(CONTECH 2025)在河内国家建筑展览中心开幕。
4月13日至20日,湖南省副省长曹志强率团出访刚果(金)、津巴布韦,深入践行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精神,开展系列经贸洽谈和项目对接。
近日,浙江省混凝土协会会长丁卫星、常务副会长陈敏率协会代表团及企业代表一行40余人赴中联重科开展考察交流活动。
近日,中联重科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ZAT40000H7在辽宁鞍山市台安县的风电机组安装现场,成功将单机容量6 25MW的风机吊装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