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无垠的高原之上,一座座隧道工程如巨龙般穿越崇山峻岭,连接着大地的脉络。在海拔数千米的环境中,高海拔、低氧含量、复杂地质构造和恶劣作业环境犹如一道道屏障,考验着每一台参与建设的工程机械设备。
根据经验,海拔每升高1000米,大气压降低10%,在低气压、低气温的环境下,机械设备往往会遭遇低温启动困难,机械效率仅为平原地区的50—60%左右,油耗会大幅上升。空气动力设备效率下降到原来的一半,而且机械故障率是平原地区的2-3倍。机械设备在功率下降的同时,还会因为高原缺氧,造成柴油机进气含氧量不足,柴油在髙压雾化后燃烧不充分,机器的高原反应很是“吓人”。
高原隧道专家
柳工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探索者和领路人,深耕高原隧道施工工况,拥有大量在高海拔、高寒、低氧等恶劣环境下,复杂施工应用场景下产品研发与制造的实战经验,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更是有着深刻的理解。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柳工就开始了对高原领域产品的探索与投入,并在高原地区展开产品实地使用。柳工装载机从重载旗舰ZL50C到ZL50CN,从856到856H再到现如今的“高原隧道专家”856CN等,一代又一代大国重器,柳工一直续写着它的光辉!
“隧道专家,全面升级”,柳工倾力打造高原隧道专家侧卸机,855N、50CN、856CN、866CN跟随客户征战大国工程,成为高原建设的强悍利器。
动力澎湃·快速出碴
高原隧道建设面临供氧不足导致设备动力损耗大,动力下降的难题。柳工高原隧道专家侧卸机搭载“国四”高原专属发动机,针对高原隧道特点进行专属优化标定,有效保持动力充沛,减少碳烟排放,并实现DPF碳载量平衡。历经100天的超长高原测试,展现强大的工况适应性和稳定性。
硬核耐用·无惧高强度
面对隧道内大量毛石需快速运出的问题,柳工高原隧道专家侧卸机展现出超凡的耐久性和可靠性。箱形侧卸斗和托架设计,具有超高的强度和耐用度;动臂厚度加强,整体结构更加坚固可靠,降低客户维护成本
高效散热·持久作战
高原隧道内部高温湿热,通风不良,对设备散热系统提出严峻挑战。柳工国四高原隧道专家侧卸机机身贴有“高原隧道专家”标识,配置了专属定制加强型整机散热系统,专为高海拔、长隧道、高温工况精心优化,散热能力显著提升,能够从容应对4300米以上海拔隧道内的持续施工需求。
未来,柳工将继续砥砺前行,用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引领中国乃至全球高原隧道施工领域的技术革新与发展。
他们是服务工程师的导师,更是客户满意度的守护者。2025年8月,柳工挖掘机全国内训师技能竞赛决赛圆满落幕。
从人工智能技术到数智赋能从自主创新到转型升级发展……近期多家主流媒体以不同视角记录柳工产业发展向新求质的发展步伐经济日报8月25日,。
近日,柳工与某知名企业完成943EMHG4抓钢机交付仪式。专为废钢回收场景量身打造的 "钢铁利爪 ",将用于汽车拆解基地的废钢抓取与堆高作业。
在海拔1800米至3900米的天山腹地,G219线温霍公路正穿越无人区,这条连接温泉县与霍尔果斯口岸的168 6公里战略通道,将成为横跨天山的交通。
近期,柳工为云南某大型钢铁企业定制开发的930FE拖电抓料机正式交付生产基地。该设备针对客户废钢喂料工况深度优化。
8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文章《向新而行 乘数而上 集链成群——广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中点赞柳州工程机械企业聚链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