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2月27日,中国铁建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就落实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一步作出部署。铁建重工立即行动、积极响应,从制度改革、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入手,让人才赋能价值创造,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即日起,官微开设《改革在行动》专栏,从不同角度解读铁建重工积极落实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激发员工价值创造活力,锻造新质生产力。本期聚焦“践行‘四能机制’,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升能降、机构能增能减,铁建重工认真践行“四能机制”,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干部能上能下”为示范,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人人争做“三有干部”
2023年10月7日,党委书记、 董事长赵晖在2023年干部大会上提出争做“三有干部”,打造“四支队伍”
一声令下,势在必行,2024年3月,铁建重工进一步加大“劝诫、降职、免职中层干部”考评力度,正式公布了10名“劝诫、降职、免职”中层干部和2名退出中层干部序列转任B职衔人员,其中降职免职6人;“劝诫、降职、免职”和退出中层干部转B职衔人数占中层干部队伍的5.7%,降职免职人数达到往年之最。在铁建重工,让不担当、不作为者“能下、快下”,人人争做有创新能力、有市场意识、有家国情怀的“三有干部”,激发人才活力,释放企业活力。
与此同时,铁建重工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持续推进绩效改革,优化激励机制,推进360度测评、强制排序相结合,全面推行“一人一表”,加快干部“能下”、员工“能出”,久久为功,踏石留印,实现干部竞争性选拔常态化。截至目前,共表彰“优秀中层干部”50人次,“先进中层干部”76人次,“劝诫、降职、免职中层干部”54人次,其中降职免职24人次。
提高标准分类施训,着力打造“四支队伍”
铁建重工强化素质意识教育,着力推进“四支队伍”建设,即具有团队精神的管理人才队伍、悍马精神的经营人才队伍、科学家精神的研发人才队伍、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队伍。制定“四支队伍”建设标准,构建教育培训体系,实现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有机结合,推动中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近一年来,铁建重工组织开展了3个月的中基层管理干部培训班,全集团587名中基层管理干部参训,开展团队学习研讨工作坊累计100+场次,完成63个视频课程的学习、7次课后作业、8次学习心得、5次单位内学习交流会、4次线上答疑辅导、2次面授/直播培训、1次结业考试。
调整优化砺能强效,全面打造“雁阵格局”
铁建重工持续加大管理干部队伍调整优化,重点选拔85后、90后优秀年轻干部加入领导班子,全面增强中基层“两级支撑”。
近一年来,围绕改善分子公司班子结构,新提拔2名正职、6名副职;两家分子公司互换1名主管领导和1名营销副总,推进战略互补、产业协同和文化互融;优化后备中层干部14名、后备B职衔43名,6人考核退出后备队伍;按照“逐级遴选、分类定级、动态管理”原则,分层构建“研发、营销、管理、技术应用和技能”五类人才梯队“储备池”。发布基层职务竞聘岗位158个,录用141人,其中50人首次竞聘、2人退出;制定《基层职务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明确人才职业发展路径,激发动力活力。
7月23日,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晖一行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科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方在北京会谈,双方。
7月21日,铁建重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5年第9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
7月20日,总台央视(CCTV1)《非遗里的中国》聚焦铁建重工大国重器盾构机主轴承。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中国铁建携自主研发生产的智能高端装备及基建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精彩亮相。
为积极响应国家粉尘治理相关法规,铁建重工针对地下矿山湿喷支护场景,推出UPS-20J(C)矿用混凝土喷射车升级版。
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亮相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官方宣传片7月8日,第十二届高速铁路大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
7月9日,由铁建重工与水电十四局联合打造的敞开式TBM江汉武当号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区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