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吨风电机组机舱
长95米、重28吨的三个叶片
依次吊至160米高空组装
3月22日,徐工XCA4000首战告捷
为了“全球第一吊”首装首吊,徐工组成了设计、控制、生产、装配、调试等全过程覆盖的专业团队,负责到底,从车辆进场装配组装直到吊装结束全流程跟踪。
而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
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
XCA4000首装首吊背后的团队故事
“机械丛林”的148张照片
148张照片的
细致对比
记录极致复杂的“机械丛林”
作为首台11桥超大吨位起重机产品,徐工XCA4000部件之间环环相扣、设计精密,把自重900余吨的“大家伙”完好无损地从生产现场运输到426公里外的现场,这极具挑战性。
层层把关,拍摄前后对比照片148张,从运输前到安装中,对每个部件进行逐一细致排查,这是经验丰富的徐工团队例行的“老习惯”。
面对徐工XCA4000这座极致复杂的“机械丛林”,徐工团队以细致入微的检查和高度的责任感,保障了每一次吊装作业的安全。
安装现场的35项建议
3月14日,历经1天的奔波,徐工XCA4000整车及各部位总成到达风电机组安装现场,徐工技术和服务团也队快速就位。
一线永远是最好的练兵场,也是设计人员最佳的数据库。如何使用、怎样设定参数,技术服务人员现场教学指导、记录在册,共计形成了35份建议。
施工一线的24小时记录
扎根一线
24小时不间断记录
寻找吊装工作风速窗口期
本次吊装作业要将120吨的机舱以及长95米、重28吨的扇叶吊至160米的高空。叶片体积庞大,风速的微小变化都会成为安全作业的隐患。
徐工团队制定了详尽的保障操作计划,利用风速检测设备24小时记录判断,寻找吊装工作风速窗口期。终于在3月22日,在各大主流媒体与客户见证下,XCA4000巨擘擎天,首战告捷。
大块头如何转场
一组一拆,机位辗转
如何加快转场速度
成了新的难题
第一台风电安装完成后,徐工XCA4000要转场作业,转战下一台风机所在地。
在土质松软的草地上,几百吨的“大家伙”动起来可不容易,徐工团队设计了“重量级”的附件拆卸、分批转场,结合路况为在转场行走路线加装钢板,确保顺利通行。
历经装车、测试、等风期、拆车、转场五大考验,徐工XCA4000首装首吊任务终于圆满完成。
“为大国重器保驾护航,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未来,徐工首装首吊服务领队李戈说:“风机的容量从0.8MW到2.5MW、6.25MW,我们的起重机也从XCA1600、XCA1800、XCA2600到了XCA4000,时代变化太快了,我们不敢停下学习的脚步,会跟着公司产品的快速发展,一起凯歌前行!”
看完徐工的产品展示,我感到非常震撼。徐工展示的不是一台台孤立的机器,而是一个关于未来矿山的完整生态系统和操作系统。
近日,山东大型风电场迎来关键突破,徐工集团最新研发的千吨级风电旗舰产品——首台XLC15000M(1100吨级)履带起重机正式投入实战,。
夏日午后徐州某闹市街区外立面施工紧锣密鼓进行徐工 C 系列 GKS28 高空作业车让这场 "夹缝中的施工" 变得游刃有余作为蓝牌车型,GKS。
机场物流作为航空运输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承载着货物集散、中转、存储等核心功能,其作业环境具有高时效、高强度、多场景的显著特点。
徐工XLC18000M(1300吨级)履带起重机现身内蒙古,投入大批量风机吊装作业,凭借强悍起重能力与智能化优势,为清洁能源建设注入新动能。
责任驱动,使命必达铁链协动,擎援并进今日,徐工应急救援联盟--起重机分队正式成立!这不仅是徐工起重对集团强化应急救援战略的坚定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