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 产品纵览 更多

媒体聚焦丨《湖南日报》:中联重科农机“黑马”跑起来

农机购网 中联重科 2024-04-16 08:40:03

4月15日,《湖南日报》要闻版以《取秧像夹菜,抛秧有“助跑”——中联重科农机“黑马”跑起来》为题,报道中联重科抛秧机研发的全国首台水稻有序抛秧机,以科技创新助力水稻机械化移栽。以下是报道原文。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通讯员 罗翀 毛舟宇

湖南是全国最大的水稻主产区,但机械化移栽一直是短板。湖南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中联重科研发出全国首台水稻有序抛秧机。

取秧前,先给秧苗“梳头”;夹秧时,像夹菜一样控制好力度;抛秧时,有“跑道”助跑,让秧苗入田落得准、立得稳……农机新技术的开发,实现合理密植、适当有序浅栽,大大提高了功效。

4月11日,记者来到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镇湖堤村,实地体验水稻有序抛秧机带来的种田新变化。

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镇湖堤村,有序抛秧机在作业。通讯员 罗翀 摄

试验2万多次,取苗不伤苗

在湖堤村,种粮大户周贺驾驶有序抛秧机,和父亲周建国一道,只用几分钟,就把一丘田的秧抛好了。

机器抛秧,第一步是取秧。

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镇湖堤村,周建国在有序抛秧机上放秧苗。通讯员 罗翀 摄

 

记者登上抛秧机近看,抛秧机的秧盘进口处,有14块梳秧板。

“要想实现有序取秧,先给秧苗‘梳个头’,把秧苗理顺了。”中联重科种植机械平台经理汪波介绍,秧苗在生长过程中,枝叶会交叉在一起,取秧前先梳理一下,后面取秧环节才不会乱。

抛秧机取秧前,先就给秧苗“梳个头”。通讯员 罗翀 摄 毛舟宇 剪辑

“梳完头”的秧苗更规整,秧盘上的13行秧苗分成13路进入取秧环节。13对取秧带在机器上循环运转,每对取秧带先夹紧,取出秧盘里的秧苗后再松开,让秧苗落到下面的抛秧带上。

“取秧好比筷子夹菜。原理简单,但要实现这一步非常困难。”汪波介绍,用多大的力取出秧苗,非常有讲究。力大了,会伤到苗;力小了,取不出苗。不同品种、不同秧苗、不同秧土,都会导致秧苗的重量不一,取秧要用的力也就不一样。

通过5年实践,经过2万多次试验,汪波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柔性取秧技术,调试出“恰到好处”的力度,确保取苗不伤苗。

抛秧机像筷子夹菜一样取秧。通讯员 罗翀 摄 毛舟宇 剪辑

抛秧有“助跑”,入田立得稳

有序取秧有讲究,有序抛秧难度更大。

有序抛秧机抛出的秧苗。通讯员 罗翀 摄

抛秧机轰隆向前跑,田里水波涌动,栽下一列列绿油油的秧苗。

“看似‘天女散花’,实则精准有序。”中联重科种植机械平台副经理马立欣介绍,抛秧机尾部的13条抛秧带,像“跑道”一样为秧苗“助跑”。秧苗获得惯性动力后,再做抛物线运动“跳水”入田。

秧苗在跑道上“助跑”后,做抛物线运动“跳水”入泥。通讯员 罗翀 摄 毛舟宇 剪辑

13条跑道的长度不一,秧苗抛出后自然远近不一。通过仪表台上的按钮,可以一键调整抛秧带的转速,从而调整秧苗的行距、株距。行距从210毫米至320毫米无极调节,株距有8个挡位,能满足不同农户的种植需求。

秧苗要按照既定的行距、株距入田,还要确保稳当入泥,而不是漂浮在水上。

奥秘在哪里?马立欣讲述,秧苗能不能稳稳当当栽进泥土里,取决于秧苗底部的钵土体积、重量,以及抛秧带的速度和高度。在研究过程中,就曾出现钵土太轻,导致秧苗漂浮在水面的情况。研究团队通过近2年试验,对秧盘进行改进,让秧钵体积变大、钵土变重,才成功解决这一难题。

有序抛秧机在田间作业。通讯员 罗翀 摄 毛舟宇 剪辑

“一次抛秧13行,行数比插秧机多,作业更快。机抛秧苗根部自带原生营养泥土,入田后无返青期,分蘖快,相当于生长期多了一周,为双季稻种植赢得更多时间,能有效避免晚稻遭遇寒露风。”作为有序抛秧机的最早一批用户,周贺实实在在受益。

周贺说,一台抛秧机代替十几个人,每小时抛秧4至5亩,省时省力省成本,种植双季稻有保障。同时,相比手抛秧,有序机抛可以做到合理密植,让秧苗的通风性、采光度等达到最佳,有利于作物生长。

周贺在驾驶有序抛秧机。通讯员 罗翀 摄

农机有“智慧”,越变越“聪明”

“90后”新农人周贺热衷于使用推广新农机。4月11日,周贺站在田边用平板遥控抛秧机进行无人驾驶作业,吸引不少村民围观。

无人驾驶抛秧机在田间作业。通讯员 罗翀 摄

对比看,遥控无人驾驶模式下抛出的秧,效果不输人工驾驶抛秧模式。

这是如何实现的?

“通过十几年研究,我们赋予了抛秧机‘智慧大脑’。”中联重科智能所所长王富同介绍,抛秧机上安装的传感器可以搜集田块信息和作业环境信息,交由“智慧大脑”自动做出路线规划,从而让抛秧机实现无人驾驶作业。

无人驾驶抛秧机“勤奋好学”,不仅采集作业数据,还能学习机手的作业习惯,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王富同用平板遥控有序抛秧机作业。通讯员 罗翀 摄 毛舟宇 剪辑

 

“只要有一个智能终端,就能远程遥控抛秧机进行无人驾驶作业。”王富同称,抛秧机上安装了一个电台,信号可以辐射周边10公里。现场,他操作手机、平板、电脑,都能让抛秧机开启遥控自动驾驶模式。抛秧机启动还是停止、前进还是后退,取决于指尖滑到哪里。

“听起来很高大上,但用起来很顺手。”周贺说,用了4年有序抛秧机,种植双季稻底气更足,身边年轻人的种田热情更高。今年,周贺种了1500亩水稻,其中双季稻1000亩。

目前,中联重科有序抛秧机已累计推广4000余台,主要销往湖南、安徽、吉林、江西等水稻主产区。产品在海外市场已进入试验测试阶段,即将大展身手。

▲《湖南日报》报道

 

 


标签: 中联重科
微信扫一扫,小程序中看资讯
本篇稿件内容系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自第三方网站转载,行业企业、终端用户投稿。若对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予回应并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84673349)。
新闻投稿:news@lmjx.net

中联重科设备推荐

相关资讯

洞庭湖畔的科技“新把式” 中联重科助力智慧农场春耕提速

洞庭湖畔的科技“新把式” 中联重科助力智慧农场春耕提速

眼下正值春耕春种时节。4月17日,位于湖南南县的宏硕稻虾智慧农服产业园里迎来春耕生产的高潮。

2025-04-21 标签: 中联重科
品质领航持续圈粉!中联重科亮相土耳其国际石材展

品质领航持续圈粉!中联重科亮相土耳其国际石材展

近日,全球石材行业瞩目的第30届土耳其伊兹密尔国际石材及技术展览会(MARBLE Izmir Fair),在伊兹密尔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025-04-18 标签: 中联重科
“谷王”进藏助丰收,中联重科收获机械交付雪域高原

“谷王”进藏助丰收,中联重科收获机械交付雪域高原

近日,一批中联重科谷王收获机抵达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并交付到当地热堆村村民手中,为这片广袤的雪域高原带来了丰收的新希望。

2025-04-16 标签: 中联重科
助力华龙腾飞!中联重科起重机完成漳州核电3号机组全部钢衬里模块吊装

助力华龙腾飞!中联重科起重机完成漳州核电3号机组全部钢衬里模块吊装

4月14日,随着中联重科2000吨履带起重机的精准落钩,华龙一号漳州核电3号机组钢衬里模块六吊装圆满完成,吊装过程安全、质量整体可控。

2025-04-16 标签: 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收获机械再登雪域高原!极光绿“谷王”助力西藏农户奏响丰收乐章

中联重科收获机械再登雪域高原!极光绿“谷王”助力西藏农户奏响丰收乐章

近日,一批中联重科谷王收获机抵达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并交付到当地热堆村村民手中,为这片广袤的雪域高原带来了丰收的新希望。

2025-04-15 标签: 中联重科
全球客户点赞中国智造,中联重科德国宝马展圆满收官

全球客户点赞中国智造,中联重科德国宝马展圆满收官

当地时间4月13日,德国宝马展(bauma 2025)在慕尼黑圆满落幕。展会期间,中联重科展区人气持续火爆,观众络绎不绝。

2025-04-15 标签: 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闪耀宝马展!签约金额近10亿,全球市场 “多点开花”

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闪耀宝马展!签约金额近10亿,全球市场 “多点开花”

当地时间4月7日,德国宝马展(Bauma 2025)在慕尼黑隆重开幕。现场人气爆棚,签约捷报频传,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取得了辉煌的签约成果。

2025-04-14 标签: 中联重科
向新突破、向上生长!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登陆德国宝马展

向新突破、向上生长!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登陆德国宝马展

第34届德国宝马展Bauma 2025上,中联重科携9大类别60余款标杆产品及智慧解决方案精彩亮相。

2025-04-14 标签: 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智慧矿山方案闪耀2025德国宝马展

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智慧矿山方案闪耀2025德国宝马展

德国宝马展Bauma 2025启幕以来,中联重科以丰富多样的智造精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目光。

2025-04-14 标签: 中联重科
由“智”提“质”!中联重科智慧方案集中亮相德国宝马展

由“智”提“质”!中联重科智慧方案集中亮相德国宝马展

全球行业顶级盛会——德国宝马展(bauma 2025)上,中联重科展位成为焦点,众多观众涌入外场的极光绿钢铁森林,展厅内的展示体验区同样。

2025-04-14 标签: 中联重科
查看更多

今日头条

为您推荐

寻路

【寻路】美通筑机仇德胜:十八载栉风沐雨 守初心砥砺前行
【寻路】苏子孟:BICES 2019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寻路】王伟炎:国机重工品牌一体化锋芒凸显
更多寻路

中国路面机械网 © 2002-2025